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生活”,户外经济热潮涌动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许多有出行计划的市民选择避开热门景区,奔赴游客相对稀少的“旷野”。

近年来,户外运动持续升温,不仅带动了徒步成团服务、户外装备等新消费增长点,也为假期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

户外运动如何催生新消费?户外经济如何才能“走得远”?

视觉中国供图

户外热潮激活消费市场

10月6日上午10点左右,在苏州市吴中区五峰山山脚下,一群背着徒步包、带着登山杖的徒步者正在集结,准备爬山。

徒步鞋碾过积叶,风掠过骑行者的耳畔,丝丝秋雨敲打帐篷……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用脚步丈量远方,徒步、露营、骑行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旅行新选择。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户外漂流”搜索量同比增长121%。

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生活”,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激活消费市场,催生产业新赛道。

从户外服饰、鞋类到智能设备,户外运动领域已形成多层次消费市场。市民小王近两年开始参与户外徒步活动。她表示,这两年已经陆续凑齐了各种户外装备,例如冲锋衣、速干衣、徒步鞋、登山包、登山杖、头灯、护膝、遮阳帽……不知不觉就花了近3万元。

户外经济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带动了一些地区的民宿、餐饮等消费增长。

“假期来徒步的游客特别多,小镇酒店宾馆都爆满。”西藏阿里地区巴嘎镇党委书记陈贤刚说。巴嘎镇的牧民瞄准游客的户外旅行需求,还探索出向导、牦牛租赁等特色服务。“假期每天导游费收入大约有400元。”当地居民普布说。

户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过3000亿元,增幅近40%。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规划,到2025年年末,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

视觉中国供图

品牌竞争暗流涌动

随着户外运动从“小众爱好”向“生活方式”转变,从户外装备到场景服务的全产业链逐渐壮大,一场新的产业跃动正在开启。

户外装备成大众消费新宠。唯品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溯溪鞋销量同比增长56%,冲浪潜水设备同比增长47%,滑雪服、滑冰服销量同比增长34%。“人们的户外消费范围持续扩大,其中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等非常受欢迎。”唯品会相关负责人说。

蓬勃发展的消费趋势下,户外品牌开始成为各大商场里的主流。近年来,骆驼、凯乐石、伯希和等国产户外装备品牌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今年4月,伯希和启动港股IPO进程,其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已跻身中国内地三大国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列,市场份额达到5.2%。

传统运动品牌对户外赛道的布局正在加速。例如,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都推出了越野、徒步、登山鞋系列;lululemon、优衣库等品牌也在抢夺“泛户外”穿着场景。户外赛道竞争暗流涌动。

除户外服饰鞋靴之外,近年来,无人机、全景相机、小型手持Vlog相机等方便户外爱好者进行拍摄记录创作的新型智能影像装备层出不穷,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风口。

被誉为小红书博主必备Vlog神器的大疆Pocket 3,自2023年发布以来持续热销,截至目前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今年7月底,大疆还发布了8K全景相机Osmo 360,补全了运动相机领域的“最后一块版图”。影石创新则在今年年中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今年9月发布了全球首款8K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

不但“燃起来” 而且“走得远”

近年来,随着悦己消费、网红经济和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户外产业加速与文化、体育、旅游等深度融合,拓展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一些新的趋势正在显现,精致露营、BC露营以及‘户外+文旅’‘户外+社交’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汽车越野、探险、房车等业态正在兴起。”北京户外达人周潜之表示。

目前,众多户外品牌已开始布局儿童户外市场,推出兼具安全性和趣味性的户外装备和服饰。亲子营、“户外+研学”也发展火热。携程《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亲子客群暑期整体订单占比达35%,研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5%。

今年,户外经济呈现智能化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主流化的趋势。有机构预测,2025年30%的户外装备将搭载AI助手,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并预警风险,虚拟现实(VR)技术也将赋能培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生物基帐篷、可降解餐具等环保材料的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5%增长至2025年的30%,带动相关设备、食品包装等产品需求提升。

在政策推动下,户外消费不仅“燃起来”,还将“走得远”。

今年9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发展户外运动产业”,要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魏国学表示,发展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必须将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师杨广勇则建议,户外运动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带动性,通过与休闲体验、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可以丰富户外体验,推动业态创新。

张丽娅 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旅游   小众   大众   热潮   户外   走向   经济   户外运动   装备   产业   全景   假期   无人机   品牌   赛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