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在半导体这块儿,当年也是风光无限,可后来就因为跟美国掰手腕,硬生生被摁住了。回想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东芝、日立这些企业,DRAM内存芯片做得风生水起,市场份额一度冲到全球51%,美国急眼了,觉得这不行,得下手。
1986年,日美签了那个半导体协议,日本被迫开放市场,出口还得限价,搞得自家企业喘不过气。紧接着1987年,东芝机床事件一爆,美国国会直接砸了东芝的收音机示威,禁令跟雪片似的飞来,日本半导体产业从巅峰滑坡,90年代就转向处理器芯片时,已经跟不上趟了。企业订单丢了,工厂闲置,这事搁谁身上都得长记性。

现在轮到中国了。美国从2018年贸易战起,就瞄准高科技,尤其是半导体,一步步收紧出口管制。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扔出先进芯片制造设备禁令,7纳米以下的工艺直接卡死。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本来是高端货,结果也得看华盛顿脸色。中国企业像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只能靠囤货过日子,供应链一断,生产线就得停摆。
日本呢,当年吃过亏,现在却倒过头来帮美国站队,2023年1月27日,三国在华盛顿一拍即合,协议一签,日本经济产业省立马跟进。
3月31日,日本宣布管制23种半导体设备出口,从清洗机到光刻装置,全都列进去,7月23日正式生效。这不是巧合,日本手里捏着DUV光刻机和光刻胶的命门,尼康、东京电子这些企业,本来是中国大客户,现在说停就停。

其实,日本这步棋走得有点自相矛盾。当年美国对它使绊子,它也没少抱怨,现在却学着老大哥的样子,对中国下狠手。外媒像路透社、彭博社都看出来了,日本的限制不光是设备,还牵扯光刻胶这种关键材料,全球70%高端货出自信越化学、JSR这些日本公司。
没有光刻胶,硅片上图案画不出来,晶体管就堆不上去,芯片良率直线掉。相比美国直奔成品芯片,日本这招更阴,等于让已买的光刻机闲着发霉,变废铁。

日本企业自己也叫苦,2023年对华出口下滑20%,尼康的浸没式光刻机卖不动,仓库堆着货。日经亚洲报道,日本自民党议员青山繁晴公开喊话,说中国肯定反制,日企得赶紧找新市场,美国、德国、印度听着好,可转移哪那么容易。
这不就是当年美国逼日本开放市场的翻版吗?历史轮回,旧戏重演,日本从半导体霸主变帮手,教训深刻。中国这边呢,得吸取经验,早早布局自主可控,不能让人家卡脖子卡得太死。

日本的动作来得快,狠劲十足。2023年7月禁令一落地,DUV光刻机出口直接掐住,中国代工厂的7纳米以上线没法儿续命。光刻胶更绝,日本垄断ArF和KrF类型,这些玩意儿涂在硅片上,经光刻机曝光才能蚀刻图案,没了它,设备再先进也白搭。
外媒《日经亚洲》直呼,日本这波操作让中国光刻机瞬间报废,比美国封成品芯片还绝情。路透社评论,日本的隐蔽性强,表面不提中国,实际直击痛点,芯片界震动不小。

想想看,全球光刻机就那么几家牛的,ASML的EUV高端货,日本尼康的DUV中端货,美国的Applied Materials和Lam Research分了羹。中国上海微电子装备(SMEE)起步晚,90纳米级还行,28纳米浸没式才在2024年小批量出货,高端还得靠进口。
禁令一出,2023年下半年,中国进口光刻机金额虽还有87亿美元,但ASML的订单锐减,到2025年,中国买家只占其全球销量的20%多点。工厂里,机器空转,技术员干瞪眼,这损失不是小数目。中芯国际的上海Fab,2024年扩产计划得调整,华虹半导体也得绕道找二手货或国产替代。

日本不光封设备,还在材料上使绊子。光刻胶市场小,2022年全球才22亿美元,不到半导体总额1%,但门槛高,研发烧钱。中国苏州瑞红、北京科华、深圳容大这些企业,低端PCB光刻胶国产化率高了,可高端KrF还差一截,依赖进口八成。
2024年4月,日本进一步加码,管制高端光刻胶出口,中国企业库存告急。外媒自由亚洲电台说,日本这招杀伤力大,远超美国,因为它堵了整个工艺链条。彭博社报道,日本企业高管私下抱怨,退出中国市场等于自断臂膀,2024年对华销售额缩水30%,东京电子的利润直线下滑。

话说,日本这算不算饮鸩止渴?当年它被美国301调查整得够呛,东芝事件后,技术援助全断,产业一蹶不振。现在它跟风美国,2025年10月,日本又扩展清单,110家中企被封,覆盖AI芯片、量子计算,连冷却器都没放过。
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表面硬气,实际企业叫苦不迭,爱德万测试设备供应商直言,得观察风头再动。外媒一致认为,日本的狠手不光伤中国,还自损八百。2025年上半年,日本半导体设备协会数据,对华出口降15%,股价波动大,交易员们头疼不已。中国外交部回应得稳,强调多边贸易规则,日本这是在搬石头砸脚。

这事搁谁都窝火,但中国没闲着。禁令压力下,国产化加速,2023年大基金三期砸370亿欧元进EUV研发,高校奖学金一揽子推,大学生扎堆光刻胶项目。
政府税收优惠一波接一波,苏州厂房扩建,北京实验室升级。外媒也承认,中国这韧劲足,封锁越紧,创新越猛。日本呢,脖子上套着美国的绳子,拉一下就得跟,经济利益搁一边,主权不全,难怪企业高管在财报会上叹气。

好在中国半导体这几年没白干,自主路越走越宽。2025年,SMEE的28纳米浸没式DUV关键部件国产率超85%,虽还有光源和镜头进口,但试产已上轨道。3月,首台LDP原理样机在东莞启动压力测试,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颠覆ASML的LPP方案,成本低稳定性高。
9月,电子束光刻机下线,哈尔滨工厂出货500台,步进式设备良率升10%。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在刻蚀和沉积领域,国产替代率达55-65%,长江存储用自家设备顶了ASML和Lam的部分技术,3纳米试产已见端倪。

这进展实打实。2025年全球光刻机市场破400亿刀,中国贡献35%增量,SEMI预测准没错。裕丰光学、彤程新材这些企业,2024年光刻胶产量翻番,KrF类型缺陷控制好转,市场份额从10%冲到15%。
中芯国际9月17日国产DUV测试启动,上海线满产,华虹扩到28纳米。投资拉动下,2025年e-beam机试产,束流照射硅片稳。高校和企业联手,奖学金鼓励学生钻研,配比数据一摞摞,打破日本垄断指日可待。

日本那边,苦头越吃越多。2025年5月,美国推新规,日本谈判桌上让步,尼康销售名单加印度德国,可订单转移慢,慕尼黑展会买家摇头。
东京电子财报,利润降12%,董事会窗外港口船少。青山繁晴警告成真,中国稀土管制一出,日本电池厂原料卡壳,海关红灯亮,司机干等。日企离不开中国市场,国际电气和东京电子高管直言,无法退出,日本这是在玩火。

这场博弈,中国赢在长远。历史告诉我们,日本当年被美国摁住,是因为依赖太深,没早布局自主。中国不一样,从贸易战起就醒了,大基金一期二期三期,砸千亿进链条。2025年,国产光刻机出货量占国内90%,EUV第三季度试产,2026年量产在望。
外媒《商学院》杂志说,中国版ASML改写格局,新凯来企业重180吨的机器,零件10万多,运40集装箱,安装调试半年,硬是追上来了。禁令虽狠,但逼出内生动力,日本的废铁把戏,换来中国铁臂。

日本企业呢,尼康信越这些,乐意和中国合作,可主子一瞪眼,就得低头。路透社报道,日本或采取比美国温和限制,可实际执行更严,2025年10月Nature刊突破论文一出,日本半导体浮沉启示录又添一笔。
中国突围势头猛,供应链重塑,工厂灯亮堂。话说,科技马拉松,中国跑得稳,步步为营,早晚甩开跟屁虫。外媒看热闹,我们看门道,这波封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日本后悔去吧。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