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三大馆”,近2万件历史藏品!湖北“硬核”博物馆“藏”在高校里!

故宫博物馆的红墙黄瓦勾勒出百年前的历史长卷,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仍闪烁着盛唐的华光,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犹见卧薪尝胆的坚韧……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份文明宝藏。

除了各个城市的大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今天(5月18日),恰逢国际博物馆日,不妨跟随小编一起走进华中师范大学的博物馆——

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坐落于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历经70余年发展,已成为华师人心灵栖息与精神滋养的文化家园。

走进历史博物馆,现有近2万件藏品,时代跨越新石器至夏商周,历汉、唐、宋、元,迄于明、清、民国,涵盖石器、玉器、铜器、造像、陶瓷、织锦、书画、钱币、印章、墨砚等10余个门类,其中珍贵文物200余件(套)。唐敦煌石室写经长卷、两湖书院课卷遗存、凤鸟人物葵花铜镜等都是“镇馆之宝”。

唐敦煌石室写经长卷(局部)

两湖书院课卷遗存

凤鸟人物葵花铜镜

从新石器时代的粗犷陶器,到明清书画的细腻笔触,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特殊意义。丰富的馆藏不仅是公众触摸历史的开放窗口,还是学校考古学子的实践课堂。

事实上,除了拥有丰富历史藏品的历史博物馆,华师博物馆共包含校史馆、历史博物馆和生物博物馆“三大馆”,都是学校人文底蕴、育人资源的集中体现,是最生动鲜活的文化课堂。

位于华师博物馆一楼的校史馆,追溯着学校从“文华书院” “文华大学” “中华大学” “中原大学”,直至今日华中师范大学的每一次校名更迭。“印象华师”“百年辉煌”和“世纪华章”三大主题展厅,通过珍贵的旧文件、老照片、历史档案和实物等丰富的展品和互动展示,叙述了华师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精神,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风采。

如今,馆内还藏有1874年昙华林鼓架坡地契、恽代英和余家菊的成绩单、学校各时期校徽、民国时期各界名人题词、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手稿、林之棠等著名学者的手稿、“大别山师魂”汪金权绝笔等珍贵实物。

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集学校生物学科研、教学与科学普及功能为一体的华师生物博物馆位于博物馆二楼。历经百余年发展,博物馆曾于2022年获评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有馆藏标本25万余件,展出标本2000余件,馆内设3个生态场景厅及14个动植物系统展厅。(部分数据截至:2024年9月)

图片来源:东湖论坛

如今,生物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利用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校园开放日、生命科学浪潮、节假日等契机开展“同享科普阳光” “移动博物馆走进聋哑学校”“博物馆进企业”“动物园科普讲解志愿服务”等科普公益活动,组织馆藏特色展品巡展,推动师范生能力培养,开展大学生自然教育课程训练营等系列科学教育服务。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是学校人文底蕴、育人资源的集中体现,华师博物馆是学子们最生动鲜活的文化课堂。学生们可以参加博物馆组织的文物知识讲解与竞赛以及各类生物实践体验活动等。

在学校以“智答文保·投币纳祥”为主题展示锔瓷技艺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知识问答、投币游戏、技艺展示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文物保护的知识,感受文物修复的魅力;在“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系列活动”——“植此青绿,芳名探秘”华师校园观花活动中,走入校园绿地,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此外,学生们还可以成为志愿者,在服务各类观众群体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宝贵的博物馆资源,已成为华师学生们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资源宝库。

“博物”以“致知”,值此国际博物馆日,欢迎大家相约华中师范大学,在一件件历史藏品中,感悟华师的文化薪火。

欢迎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微、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官微、华中师范大学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官微、洪山大学城官微、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官微、东湖论坛官微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旅游   湖北   藏品   博物馆   高校   历史   历史博物馆   华中师范大学   学校   两湖   长卷   生物   展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