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大幅出口的同时,西方又被锑和锗卡脖子,中方换了只手卡脖子

在稀土对美方加大出口的同时,西方猛然发现,生产武器和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锑和锗进口受限了,而中国是这两类矿物的最大矿藏国以及最大精炼国。

2023 年和 2024年间,中方把这两类矿物列入出口管制清单。随后,作为芯片反制的工具,于24年12月禁止向美国出口。目前,高纯锗的现货市场价格已上涨一倍多。锑价格比去年5月上涨了近两番。

最近这些日子,美西方已经尝到了中方稀土管制的威力。为了获取稀土,西方不惜搞灰色交易。近日,中方发现,有人试图通过将稀土转运到泰国或墨西哥这种第三国以绕过管制,最终卖给美西方。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接下来说说我的看法。从稀土到锗锑,中方是在切换博弈工具箱。过去,西方觉得中国不会动稀土,因为中国也需要卖钱、靠出口。现在,中国不仅动了稀土,还用锗锑这样量少但战略敏感的冷门金属出手,让西方措手不及。

那么,西方搞这套第三国中转,说明了什么。说明这次中方的反制措施动了真正的根基:西方无法在短时间内替代中国的精炼能力和供应链优势。所谓从泰国、墨西哥中转,就是想在法律上洗白,在贸易上掩盖源头;这种做法本质上是绕不开的,除非他们建立完整供应链。而这,短期根本不可能。换句话说,锗和锑,不仅是矿,更是中国独有的炼金术。你可以找到矿,却炼不出料。

管制锑和锗,其实是中国主动设定博弈节奏的一步以静制动之棋。表面是收紧锗锑,实际上是告诉美西方:你想逼我在芯片让步?那我就先让你武器造不出来,太阳能也拼不成;我们不靠一刀切制裁,而靠精度极高的“产业断点”控制,打乱你整条产业链节奏。

锗锑出口骤减的消息一出,正好砸在了中欧峰会的门槛上。这不是偶然。更像是我们的一次提前亮牌。锗、锑这类关键矿物,在欧盟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军工制造体系中作用巨大。你不谈,我们也不急,但你最好知道,谁才是原料的源头。

欧盟跟着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也盯紧中国电动车补贴,现在中国在谈判前扔出一记矿卡:不是我卡你,而是你得先确认,你是不是能撑得住不买我这一口饭。中欧谈判还没开始,中国就用锗锑提醒了欧盟:合作,不只是理念一致,更是矿源可达。你不需要我的话,我自然也可以“不小心”少卖你一点。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锗锑可不是简单的原材料。很多人误以为这些金属只是“原料”,但其实它们是科技战略金属。锗广泛用于红外光学、光纤通信、高端半导体、航天探测;锑则是军工弹药、阻燃材料、军用合金的核心添加剂。它们不像铁矿、铜矿可以全球采购,它们是“精炼依赖型”金属,也就是原料分散、精炼集中,中国掌握的是“炼”而不是“挖”。

西方几十年去工业化之后,高污染、高成本的冶炼和加工早就不做了,现在才发现,战略原料的精炼,是最不能丢的那块环节。中方不靠“封锁”,靠的是“结构性优势”。你可以自建产能,但那意味着环保、劳工、成本全线逆行。此举是重新强调“中国不是世界工厂,中国是工业地心。

可以确定的是,锗锑只是试探,不是终点,如果锗锑是开胃小菜,那像钨、钒、铟、钽、钴这类稀散金属呢?一旦中方扩大出口管制范围,那才是真正的“断骨操作”,而锗锑只是“敲桌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科技   稀土   中方   大幅   中国   精炼   管制   中欧   金属   矿物   墨西哥   原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