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就是尺!”
这句霸气宣言,让王濛成了全网追捧的“解说鬼才”。
这位手握77枚金牌的大魔王,在短道速滑赛场上几乎无敌,连韩国运动员都把她当成“噩梦”般的对手。
但鲜有人知道,王濛竟三次被国家队“拉黑”,直到现在都没有被原谅!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先说说王濛的第一次“被开除”。
当年她在赛场上拿了好成绩,心情好,就想请队友们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觥筹交错间,大家吃得那叫一个痛快。
可谁能想到,这顿庆功宴,直接把她“吃”出了国家队。
因为在国家队这个大家庭里,饮食作息都有严格规定,半点马虎不得。
王濛这聚餐晚归的行为,妥妥地撞在了枪口上。
领导批评她,她一脸不服气,还反问:辛苦训练比赛后,吃顿好的奖励自己,咋就不行了?
就这倔强劲,直接导致她第一次被请出了国家队的大门。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王濛在短道速滑领域已经有着一定的地位了。
国家队目前还离不开她,没过多久,就又把她请了回来。
本以为有了这次教训,王濛能收敛收敛,结果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
国家队请来了李琰教练,这位教练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改革。
训练强度陡然增大,队员们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王濛这个火爆脾气哪受得了这个?
她多次跟李琰 “叫板”,表示这训练方式根本不适合自己。
更让她心里不爽的是,李琰训练时还时不时冒出几句英文。
王濛心里直犯嘀咕:“这咋还崇洋媚外起来了?”
矛盾一直积累,终于在2007年亚冬会上爆发了。
本来是夺冠热门的王濛,居然意外失守,屈居铜牌。
赛后采访,王濛怒气冲天地说:“国家队的训练根本不适合我!”
这番话,等于当众给教练一个大嘴巴,王濛也因此第二次被请出了国家队。
然而,事情总有转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李琰主动向王濛道歉,师徒俩冰释前嫌。
在李琰的精心指导下,王濛在冬奥会上一举夺得三连冠,书写了一段传奇佳话。
王濛夺冠后瞬间跪倒在冰面,朝着李琰教练的方向重重叩首。
她泛红的眼眶与颤抖的肩头,将过往的矛盾与如今的感恩尽数倾诉。
看台上的李琰也被泪水模糊了视线。
这一跪一泪,定格成冬奥赛场上最震撼人心的师徒情诗。
但令人唏嘘的是,王濛的辉煌还没持续多久,她就卷入了“丽江打人”事件。
各种负面评论铺天盖地,把这位“短道速滑大魔王”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事还没平息,王濛又在青岛集训时惹出了大麻烦。
那天,她晚归了,领队王春露找上门来。
两人刚见面,争吵一触即发,甚至还大打出手。
混乱中,王濛的手臂被玻璃划伤。
事后,有人说王濛殴打领队,还体罚无辜队友,认定她是主动寻衅滋事。
但王濛却喊冤,称是王春露先骂她、打她,自己实在气不过才还手。
不管王濛怎么解释,但在舆论眼中,她已是一个争议人物。
这次,“队员殴打领队”的恶劣影响实在太大,王濛第三次被逐出国家队。
后来,加拿大队向王濛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加入。
但王濛骨子里那股爱国劲,比钢铁还硬。她果断拒绝,坚决不放弃中国国籍。
从此,王濛彻底告别了国家队,属于她的国家队生涯,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号。
退役后的王濛似乎收敛了不少。
执教国家队期间带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惜时间不长。
不过通过这段经历,她终于体会到了当年李琰教练的良苦用心。
原来制定训练计划、管理队员就像解数学难题,既要严格要求,又得讲究方法。
在她的带领下,队伍成绩一路“狂飙”,不少比赛直接把金牌拿到手软。
可没过多久,她又按捺不住那颗爱折腾的心,转身解锁新副本。
她摇身一变成为综艺节目里的专业讲解,往那一坐,就成了“行走的段子制造机”。
别人还在委婉表达,她早已开启直球模式,把观众逗得笑出眼泪。
当东京奥运会解说时更是名场面不断,“我的眼睛就是尺”火遍全网。
网友调侃:“濛姐一张嘴,比赛都不用看了!”
除了在镜头前搞事业,王濛还跨界当起了老板。
体育用品公司被她经营得红红火火。
但每当看到比赛转播时,总还是会感到些许遗憾。
为了帮助那些还没成名的退役运动员,王濛还创办了MCN机构,传授她的宝贵经验。
岁月似乎改变了王濛的性格,但骨子里那股率真劲儿和敢怼不公平的个性,永远不会变。
说到底,王濛这样的性格,与她的童年有着紧密的关系。
王濛出生在黑龙江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当听说家里生了个女儿时,她爸爸和爷爷都有点失望。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还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从小,王濛就感受到了这种“偏见”,但她并没有气馁。
反而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用实力证明女孩子一点都不比男孩子差!
就这样,倔强、要强的小王濛渐渐长大。
10岁那年,幸运之神降临到她身上。
一位滑冰教练发现了她惊人的运动天赋,觉得她简直就是块练速滑的好料子。
但王濛的爸爸还是有些犹豫,觉得女孩子练这个没啥前途。
多亏了王濛妈妈的力挺,这才说服了家人让她去追逐冰上梦想。
有了家人的支持,小王濛在冰场上越滑越顺,越滑越快。
教练也没闲着,三天两头往家里跑,软磨硬泡,活生生把家人的反对声“磨”成了默许。
这一练,王濛就像开了挂。
14岁时,她凭借出众天赋叩开黑龙江省队大门,踏上专业速滑之路。
两年后,16岁的她在全运会上一战成名,以金牌宣告实力。
随即被国家队破格选中,成为黑龙江首位进入国家队的速滑选手。
18岁那年,她在世青赛500米赛道上势如破竹,用冠军奖杯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与实力。
那一刻,全场观众都为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姑娘喝彩。
那抹红色的身影,在冰场上快如闪电,势不可挡。
从此,“短道速滑女王”的称号就和王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虽然她在国家队的运动生涯已经结束,但她的热情还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王濛骨子里的狂妄和倔强,让她在冰场上所向披靡,成为无可替代的“短道速滑大魔王”;可也正是这份张扬,让她多次触碰国家队纪律红线,吞下被开除的苦果。就像硬币有两面,她的性格既是勋章,也是枷锁。这也给所有运动员提了个醒:成绩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品行和纪律意识,才是职业生涯的“护身符”。
【参考资料】
1.北方网-2011.08.05-《王濛因内部打架事件被国家队开除 周洋主动退队》
2.环球网-2012.09.24-《王濛解禁复出展露七成实力 李琰:国家队需要她》
3.上观新闻-2022.02.06-《王濛解说连上7个热搜:“我的眼睛就是尺!”》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