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天饭后要午睡的人,不出6个月,身体或有3种改变!

38岁的唐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妻子说,你给他查查,我感觉他的心理出了问题!妻子这么说,唐先生顿时火冒三丈,你才心理有病呢,我好的很!

你看看你,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过去的你不是这样的,你这样大动肝火,不仅伤了你自己,还伤了你身边的人。

脾气一点就燃,是不是心理真出了问题呢?是不是躁狂症呢?

躁狂症是一种大脑情绪调节功能失调引发的疾病,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突然变得异常高涨,同时伴随着行为失控和思维混乱。

躁狂症的人的确容易被激怒,但是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常常伴随着行为失控和思维混乱。

唐先生并没有,而且一系列精神心理检查也排除了他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其实,唐先生之所以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主要还是在于这段时间自己换了工作,到了一个新环境,难免会焦虑,再加上工作强度大,晚上睡不好,使得唐先生开始变得越来越暴躁。

医生建议唐先生,先调整好自己的睡眠,特别是中午,可以稍微睡一下。

天气炎热,经过一上午紧张忙碌的工作,没有人心情会很好,再加上天气热,人就更容易暴躁了,这个时候,适当午休一下,对于情绪有很好的调节。

2010年发表在《精神病学与临床神经科学》上的研究发现,午睡后清醒期间,快乐、放松成分的量值显著升高。

德国一项实验显示,午睡后受试者对负面刺激的反应阈值显著提高,焦虑水平有所下降。这得益于睡眠中杏仁核(情绪中枢)活动减弱,前额叶皮层(理性控制区)活性增强,帮助人们更理性地应对压力,15分钟午睡堪比“心理按摩”。

不过,这里所说的是适当午休,而不是过度午休,大量的研究发现,最佳的午睡时间是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很多人午睡,可以从中午一直睡到下午四五点,这样的午睡,对健康其实是不利的。

2024年,《欧洲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午睡不宜超过30分钟,长时间午睡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与午睡1~30分钟相比,午睡31~60分钟与中风风险增加27%有关,午睡超过60分钟与中风风险增加37%有关。

《BMC公共卫生》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和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24.7%。对老年女性影响更大,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94.6%。

选择在几点,同样有讲究,一般而言,下午13点-14点之间进行午睡是比较好的,如果超过14点,就不建议再午睡了,午睡越晚,越可能影响到晚上的睡眠。

医生提醒,科学的午睡,有利于健康,坚持科学午睡,不出6个月,身体或有3种改变!

第一,坚持科学午睡,有利于大脑的健康

忙碌了一上午,大脑已经很疲惫了,中午稍微吃的多一点,大量的血液涌向胃肠道,大脑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这些都导致大脑更易倦怠,如果中午不睡觉,很容易导致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

而只需睡个30分钟,大脑就能得到很好的放松,给大脑充充电,从而让下午更有精力和动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坚持科学午睡,更是有利于大脑健康。

2021年刊发在《综合精神医学》(General Psychiatry )的研究表明,午睡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并且有规律地午睡还可以提高思维敏捷性。

2023年6月发表在《睡眠健康》(Sleep Health)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午睡的人,与较大的总脑容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午睡减缓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的速度,从而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

第二,坚持科学午睡,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当你在忙碌的时候,当你脾气暴躁的时候,你的交感神经会一直处于亢奋中,你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也会增快,严重的还会让心脏出现明显的不适。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坚持科学午睡,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科学的午睡,有利于让神经放松下来,人在睡觉的时候,心率会减慢,心脏的负荷也会降低。

2019年发表在《心脏》(Heart)杂志在线版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偶尔午休(每周一到两次)的人与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几乎减少一半,降低了48%。

第三,坚持科学午睡,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当你心烦意乱,疲惫异常的时候,你的免疫力也会跌落低谷,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免疫系统,也需要适当的休息。

休息,并不是免疫系统偷懒,而是为了养精蓄锐更好地工作。

坚持科学午睡,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养生   午睡   饭后   身体   大脑   躁狂症   健康   午休   风险   心脏   情绪   心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