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无人机从军用到民用,从无人机(UAV)到无人机系统(UAS)的概念调整,体现了技术应用从单一设备向复杂生态的升级迭代变化。根据行业常见定义,结合各方汇总,希望能对相关的表述口径做一些诠释,以期抛转引玉。
01
无人机与无人机系统
-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 官方定义: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无人机指的是没有机载驾驶员、自备动力系统的航空器
- 无人机系统(Unmanned Aerial System,UAS):
- 2005年美国在“无人机系统线路图”报告中,不再单纯提“无人飞行器(UAV)”,而将“无人机系统”作为基本概念。从本质上将,无人机系统是一个以无人机为核心,包含配套设备和人员的完整生态系统,用于实现特定任务目标。它不仅包括无人机本身,还涵盖支持其运行的所有软硬件、操作流程和人员协作。所以说,完整意义上的无人机应称为无人机系统(unmanned AeriaI system,UAS)、
02
UAS四大关键组件
一、无人机平台分系统(简称“无人机平台”)
功能实现:构成无人机物理实体的核心系统,负责实现飞行功能并搭载其他设备。
包含组件:
- 飞行器平台(机体)
- 固定翼、多旋翼、复合翼等机身结构
- 起落架 / 支架(支撑起降)
- 减震装置(减少震动影响)
- 飞行控制系统(飞控)
- 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GPS / 北斗模块等)
- 控制器(飞行控制算法核心)
- 电子调速器(ESC,调节电机转速)
- 动力系统
- 电机 / 发动机(无刷电机、内燃机等)
- 螺旋桨(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桨叶)
- 电池 / 燃料箱(锂电池、燃油箱、氢能等)
- 辅助结构
- 应急设备(降落伞、自动返航系统)
- 机体外壳、框架(保障结构强度)

二、信息传输分系统(简称“数据链")
功能实现:负责无人机与地面端之间的数据、图像和指令传输的系统。包含部件:
- 数据链路设备
- 数传电台(无线传输飞行状态数据和控制指令)
- 中继设备(如通信中继无人机或地面中继站,扩展传输距离)
- 图像传输设备
- 图传发射端(安装于无人机,传输摄像头画面)
- 图传接收端(地面端接收设备,连接显示器或 APP)
- 通信天线
- 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增强信号稳定性和传输距离)
- 加密模块(部分军用或专业无人机配备,保障数据安全)

三、地面测控分系统(简称“地面站”)
功能实现:地面端用于操控无人机、监控飞行状态和规划任务的系统。包含部件:
- 硬件设备
- 遥控器(手动操控无人机,含摇杆、按钮、显示屏)
- 地面站主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加固电脑等)
- 软件系统
- 飞行控制软件(航线规划、参数设置、实时监控)
- 数据处理软件(分析飞行数据、图像 / 视频处理)
- 仿真调试工具(模拟飞行环境,测试飞控算法)
- 辅助设备
- 电源系统(为地面设备供电)
- 便携箱 / 背包(集成化地面站设备,便于携带)

四、任务载荷分系统(简称“载荷”)
功能实现:根据无人机具体任务需求搭载的专用设备,直接决定其功能属性。包含部件:
- 成像与感知设备
- 可见光相机 / 摄像机(航拍、监控)
- 红外 / 热成像相机(夜间侦查、电力巡检)
- 激光雷达(LiDAR,地形测绘、障碍物建模)
- 毫米波雷达(气象探测、避障)
- 作业执行设备
- 喷洒装置(农药箱、雾化喷头,用于农业植保)
- 机械臂 / 抓取装置(物流运输、工业安装)
- 播撒器(种子、物资投送)
- 通信与电子设备
- 通信中继天线(扩展地面通信覆盖)
- 电子干扰设备(军事用途,压制敌方信号)
- 探照灯 / 喊话器(应急救援、公共安全)
- 特殊任务载荷
- 放射性检测仪(环境监测)
- 气体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
- 测绘设备(如 RTK 差分定位模块,提升测绘精度)

来自“”低空行业圈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5年9月23-25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eVTOL展和激光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大会(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