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协定调:白酒香型不会消失,不能以牺牲风味为代价

10月18日,第五届“问酒”论坛在武汉酒博会上举行。针对“香型要消灭”和“风味有未来吗?”的话题,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论坛上表示,白酒香型消失绝不可能,未来一定是品牌+风味表达,香型表达、品牌+风味个性化表达,会长期并存。

“各美其美,各表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白酒产业永远的信条。在宋书玉看来,问酒,就要敢问敢答,就要辨明是非。恶性竞争没有赢家,共同守护才有未来。产业利益是最大的利益,维护共同,方能彰显自我。

中国白酒原本没有香型之分。五六十年代,我们的产品风格表达,是以名酒品牌为基准的。

随着我们对中国名酒工艺的总结,色谱分析技术取得突破,尤其以汾酒试点,茅台试点,泸州试点为代表的大量科研成果,为香型划分奠定了基础。其次,中国名酒在评比过程中如何分类型比较、如何更好地指导评优,香型划分应运而生。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在第三届评酒会,四大香型出现。香型划分对于指导中国名酒的评比、经典工艺的总结、全产业学习名酒、提升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2019年,已经有11个香型取得了国家标准。对于传统名酒的研究从分析化学上升到风味化学,从酿造机理上升到微生态协同,从工艺总结上升到工艺创新,从产品风格上升到贮存机理,先后有浓酱兼香、凤型、特型、豉香型、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被确立,历经四十多年。

白酒的本源就是各美其美、各表其美。一个产品风味个性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实践,才能形成其独特的风味。

香型划分的目的是什么,总结和创新酿造技艺,表达产品风味特点,比较产品品质,张扬个性品质。

香型表达只是产品表达的一种方式。其实我们已经形成多维度产品表达体系,香型表达、产区表达、生态表达、地理标识表达、酒庄、酒坊表达、团体、企业标准等等。这些表达的核心要义不是同质化,而是风味极致化、个性化,亦是产品的价值体现。

随着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提升,个性化风味一定是酿造的方向。中国白酒的香型都是对中国传统名酒的科学总结,每一种香型都有一个和多个名酒的支撑。香型划分固然有不完善之处,但已经形成了专业认知和国家标准,同时也形成了消费认知。

让每一种酿造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标识,让每一种酿造不断追求品质极致,以及品牌与风味个性的高度统一,便于消费者辨识,便于品牌的传播,便于和文化个性化高度契合,便于建立起自身的标准化体系。

风味个性化要构建起从原料到酿造、从贮存到勾调、从理化到感官的全流程个性化,并不断强化其风味个性,让消费者容易辨识,才能喜欢,才有未来。

所以说,香型表达、品牌+风味个性化表达,会长期并存。

香型表达和风味个性化表达并不矛盾,香型表达是基础,风味个性表达的是个性。不要人为制造对立,不要当产业各美其美的破坏者,也不能当产业美美与共的破坏者。

(来源:中酒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美食   香型   协定   白酒   风味   牺牲   代价   名酒   中国   产品   品牌   产业   个性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