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
血洒十字岭
太阳西斜了,仍有一些人被困在山坳里。左权非常着急,只要还有一个人突围不出去,他就决不离开指挥岗位,他要带领大家共同到达安全地带。他对率部坚守十字岭正岭的第七六九团第一营教导员王亚朴说:“告诉全体指战员,坚持这个山岭很重要。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山下,丢了这个山岭不堪设想。你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出来,你们就不能撤退!只有所有人员全部转移出去,才是完全的胜利。”
飞机轰鸣,炮弹横飞。很多人在枪弹横飞中趴下起来,起来趴下,不停地向前跃进。有的人趴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不要害怕,快冲呀!翻过山梁就安全了!”左权声嘶力竭地喊着,率队来到十字岭西北的山垭口。这是最后一道山梁,翻过去就是通往北艾铺的山沟;这也是日军组织的最后一个火力封锁口,冲出去就是胜利。
“冲啊,冲啊……”人们终于看到了希望,跟在左权身后组成长长的队伍有总部机要科的年轻译电员,也有北方局党校的干部、学员。
突然,左权似乎意识到什么,于是回头大声命令道:“你们都卧倒,我过去没有事,你们再走!”说完,他独自一人依然继续前进,一步,两步,……再有数十步,仅需几分钟,就可以翻过山冈,进入安全地带了。
可谁也不曾想到,突如其来的却是一幅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场面,以致留给亲历者终生不堪的回忆。对此,当时在北方局党校学习的总部后勤部干部李锡周数十年后仍记忆犹新:
轰、轰、轰几发炮弹呼啸着飞来,在山梁上爆炸,一股股黑烟像恶魔一样升起。随着硝烟散去,左权将军的身影在我们眼前消逝……我和党校同班学员山西新军决死队四纵队团参谋长李克林被惊呆了,在我周围的几名同志也呆呆地望着山梁停止了前进。我们意识到将会发生不幸,便不顾一切地奔向山岗….....
弹片击中左权的头部,左权静静地躺在小路旁,右手抚在腰间他最喜爱的左轮手枪上——这是1935年11月直罗镇战役中缴获的国民党军第一〇九师师长牛元峰的战利品,身边的山土和小草已被他的鲜血浸红。
“14号——”
“参谋长——”
人们撕心裂肺地哭喊着,谁也不愿意相信这个现实。时间仿佛蓦然停止,殷红的热血映衬着夏日西斜的太阳,构成一个永恒的瞬间——1942年5月25日下午5时左右。如巨梁般卧的十字岭,竟成为左权永生的地方!
一代抗日名将,满怀抱国之志壮烈死去,时年仅37岁。
在场的突围人员冒着炮火,含着眼泪,折来树枝覆盖住左权的遗体。稍后,总部警卫连政治指导员辛嘉功又来到左权牺牲的现场,令随员把左权的挂包、左轮枪、怀表、钢笔等遗物交给总部作战科负责人,并将遗体转移到十字岭东坡一个隐蔽处,用树枝、树叶加以掩盖,然后无比悲愤地离去……
彭德怀与左权在十字岭分手后,几经周折突出重围,于当日(5月25日)晚来到距十字岭约15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此时,陆续聚集在彭德怀身边的突围人员约100人。他们焦急地等待着与左权和其他突围人员的会合,可万万没有料到,等来的却是左权牺牲的消息和他的左轮手枪,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这一耗而震惊。彭德怀悲极无语,潜然泪下,只见他慢慢地背过身去,仰望夜空,久久站立着,宛如一尊月光中的雕塑……
以后的一段日子,彭德怀的心里总是萦绕着左权牺牲时那悲壮的一幕,甚至于若干年之后,彭德怀回忆起来还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深情地对左权的遗女说:“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还是来得及的。可你爸爸为什么没有躲避呢?要知道,当时的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
彭德怀的这一番话,是对左权慷慨赴死的最好诠释。
——摘自《左权传》第2版
《左权传》编写组 著
2017年7月第2版第2次印刷
当代中国出版社
01内容简介
左权(1905—194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是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中共高级将领之一。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红十五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粤赣军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一局局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朱德赞誉其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02作者简介
《左权传》由中央军委立项,军事科学院组织编写并审定。
03目 录
左右滑动查看
更新时间:2025-05-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