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蚝,这些“门道”你需要知道!

酷暑来临,海味诱人,食用贝类尤其是生蚝美食颇受青睐。随着气温升高,被喻为“海底牛奶”的生蚝更容易变质。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需要关注食品安全,避免食用风险。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作生蚝食用的安全风险提示:

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易变质

生蚝,学名牡蛎,也称蛎黄、海蛎子、蚵、蚝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生蚝肉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质量的比例优于牛乳,特别是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呈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因此其味道鲜美。同时,生蚝肉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糖原、维生素及锌、铁、钙等多种营养物质,且牛磺酸的含量较高。生蚝生食时其滋味温和有劲道,恬淡且耐人寻味。但因富含蛋白和运输储存条件影响,久放易变质,可能会滋生大量细菌和微生物,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变质,体内的营养成分会逐渐分解,口感和营养价值也会下降,同时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会加快,食用风险增加。

二、食用安全风险较多,需注意

生蚝等贝类生存或养殖环境直接影响其食用安全性,加上部分沿海的赤潮带来的毒素污染;致病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污染风险;生蚝会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如铅、汞、镉等重金属污染风险;如果生蚝不新鲜,可能会滋生大量细菌和微生物,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变质,体内的营养成分会逐渐分解,口感和营养价值也会下降,同时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会加快,食用风险增加。食用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使经过清洗和处理,生蚝也不能完全消除其中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在加工生蚝时,如果生熟不分,或者加工工具、容器不清洁,容易导致交叉污染,增加食品安全风险,生食生蚝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生蚝可能会富集腹泻性贝类毒素等。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生食生蚝从源头等严控生产等各环节,如采用净化措施控制其污染风险,冷链运输售卖等。

三、科学选购贮藏加工,降风险

严选食材、储存科学。至关重要挑选新鲜的生蚝:外壳完整、接口紧密的生蚝;双壳紧闭或者开口后敲一下壳就闭合的是活生蚝,如能轻易将壳掰开则说明生蚝已不新鲜。如要生食,应选购来源可靠、养殖水域洁净且符合生食安全要求的产品。

科学食用、提倡熟食。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可经加热杀死,生蚝生食虽号称世界美味,但还提倡加热并蒸熟煮透后再食用更安全。

慎重生食、切记卫生。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尽量去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还需保证其加工环节的卫生,并尽快食用。如需贮藏,一定低温冷藏。

贝类本身不产生毒素,但贝类摄食的藻类和共生的有毒藻类,则可能会在生蚝等贝类体内蓄积贝类毒素。贝类毒素无色无味,主要贮存在贝类体内消化器官中,食用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要立即赶往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美食   门道   贝类   风险   微生物   毒素   可能会   细菌   体内   赤潮   加工   藻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