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明确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日,国常会部署促进民间投资的具体措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央行宣布将于9月15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6个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规范竞争秩序并推动消费扩容。
从经济学视角看,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反映了政府在经济增速承压背景下的逆周期调节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模式,意在稳定中长期流动性预期。结合7-8月PMI、消费及投资数据偏弱的局面,政策前置发力有助于对冲三季度GDP增速放缓风险。历史数据表明,在非银存款波动加大(如8月环比少增近万亿)阶段,政策性流动性投放往往能有效缓解市场避险情绪。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变化:非银存款波动背后的信号】
8月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但环比少增近万亿元。这一指标作为观测居民资产配置偏好的关键变量,其波动揭示了散户资金流向的微妙变化。7月非银存款创历史次高(+2.14万亿元)与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并存,表明当时存在明显的“存款搬家”现象。而8月数据回落,可能与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后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8月A股上涨阶段(尤其20日前)赚钱效应显著,但后期震荡加剧触发避险行为。30年期国债期货在8月20日至9月1日的反弹印证了“股债跷跷板”效应,但9月后债市回调又暗示资金回流权益市场。这种行为模式符合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投资者在盈利区域更倾向于风险规避,短期内调仓而非彻底离场。
【人工智能产业分化:算力供给瓶颈缓解与中下游机遇】
英伟达宣布缩减云计算业务(DGX Cloud),反映出全球AI算力市场竞争加剧与定价策略调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甲骨文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激增359%至4550亿美元,凸显云需求结构性分化。这一变化暗示算力供给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上游产能扩张可能压低硬件利润率,但中下游算法与应用端将受益于成本下降。
A股算力板块近期多家企业发布风险提示(如剑桥科技否认CPO芯片生产、工业富联强调经营无重大变化),短期估值回调压力增大。但资金流向显示机构正向后排标的及存储芯片等细分领域扩散,表明投资者仍长期看好AI产业逻辑,但更注重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度。
【下周市场展望:政策托底与结构分化并存】
考虑到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可能维持高利率环境,以及港股市场对A股的传导效应,预计A股整体呈高位震荡态势。技术面超买与热点快速轮动将抑制指数上行空间,但政策托底(尤其财政与货币协同)将封杀大幅下跌风险。
关键变量在于:(1)民间投资政策细则落地效果;(2)AI算力板块分化是否引发整体情绪降温;3)非银存款数据能否重新回升。若中下游AI应用端(如汽车、医疗智能化)接棒上涨,市场或延续结构性行情。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政策维稳+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A股反映的是短期数据承压与长期改革信心的博弈。投资者需警惕部分赛道估值泡沫,但同时关注政策引导的方向性机会(如新能源、高端制造)。历史经验表明,流动性宽松周期中优质资产终将兑现盈利增长,但过程必然伴随波动与分化。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