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想要一个比普通运动相机更轻、更小的设备,能挂在身上、解放双手,随时随地记录生活。
这一次,GO Ultra在延续GO 3S的小巧灵活的基础上,稍稍长大了一点,却带来了更强的科技——更大的传感器、更持久的续航,让轻量便携和旗舰画质首次同框。
那么它实际表现到底如何?
小方块里的大升级
GO Ultra 保留了 GO 系列的核心优势——53g 的轻量设计。挂在胸前、帽檐、背包肩带上,几乎感受不到负担。
磁吸安装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我们在测试中用它固定在铁栏杆、胸挂、甚至车外,都能稳固拍摄,不需要额外的笨重支架。
配合多种创意配件,第一人称、俯拍、探针镜头等视角都能轻松实现。配上随心贴、磁吸简易夹等等,你甚至能让它随贴随拍,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到。
这次的核心变化来自传感器和处理芯片——1/1.28” 大底传感器 + 5nm AI 芯片。白天的细节还原更锐利,动态范围也更宽。
在 4K 60fps 模式下,运动画面流畅且细节保留充足;4K 30fps 的运动 HDR 模式能在强光和阴影同框的场景下,保留更多亮暗细节。夜景录像模式是惊喜之一,即使在路灯照明下拍摄,噪点也控制得不错,画面干净。
另外它还支持 5000 万像素照片直出,色彩自然;人像模式下的肤色优化明显——直拍就能发朋友圈,不需要额外修图。机内滤镜可以快速切换不同氛围,满足随拍的创作需求。
续航和操作体验同样是质的提升。
单相机最长续航 70 分钟,配合拓展舱能拍满一个下午的活动,超过 200 分钟不停歇。
充电速度也很快,单相机12 分钟可充到 80%,临出门发现没电时也能迅速“回血”。
操作方面,一键开拍和横竖屏切换很方便。拓展舱支持远程回放,随时检查素材,减少废片。语音和手势控制真正解放双手,让你在爬山、骑行、甚至抱着猫时,都能轻松完成拍摄。
这一次,GO Ultra 不仅仅是小巧,它是把轻量化做到极致之后,把旗舰画质、长续航和高可玩性一股脑塞进了这个小方块,让“随身记录”确实随心所欲。
用视角讲故事
GO Ultra 在实拍中最大的魅力,是能捕捉到平时很难拿相机去拍的瞬间,而且几乎不干扰当下的体验。
出门爬山,把它吸在帽檐上,重量轻到忽略不计。上坡喘气的同时,镜头稳定跟随,能把步伐的节奏、远处的山脊和近处的脚步同时记录下来。
我们还尝试了磁吸在车侧面往外拍的玩法,通过拓展舱在车内实时监看画面,并直接开始或暂停录制,操作非常方便。这种视角能拍出不一样的行驶感和环境变化,非常适合公路旅行记录。
而将它放在地面、桌面边缘或者猫食位置拍摄,可以获得“老鼠视角”或贴近物体的超近景。比如拍宠物时,猫咪走近镜头的画面,既有趣又自然。
借助磁吸和小巧体积,可以把它当作一根探针镜头,伸进狭小缝隙——比如桌面下方、书页中、花丛间——获得完全不同于手持拍摄的视角。这种画面在剪辑中很容易成为亮点。
开车、逛街、做饭、出去玩等生活片段,用磁吸挂在身上就能拍,不用刻意布置。画质足够清晰,可以直出做短视频或日常留存。
综述
用下来最大的感受是,GO Ultra 确实把“小巧”和“旗舰画质”放进了同一个机身里。它在白天和夜景的画质上都表现的不错,尤其是在夜景录像模式下,纯净度和细节都更好。
续航也是真正解决了“短板”问题——无论是单相机还是带拓展舱,长时间外出拍摄不必频繁担心电量。
它的意义更多是在于,让第一人称拍摄变得更轻松和高质量,不需要笨重的支架,也不用为了稳定性牺牲画质。尤其是喜欢旅行 Vlog、日常记录或者运动拍摄的人,会感受到便携和画质的平衡带来的便利。
这台GO Ultra 会更适合有基础拍摄记录需求、并且追求极致轻量化的用户,是在GO 3S的基础上新增的一个选择。
那你觉得这台GO Ultra表现怎样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讨论~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