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警惕啊!
雪糕刺客明码标价,好歹让你死个明白;
包装刺客,却是钱已经花出去了,才让你发现被坑。
今天,咱们就扒开这些华丽外壳,看看谁在背刺你的钱包!准备好,前方高能扎心。
住友@大吉大利的力
周末带娃逛超市,小家伙一眼就相中了那盒树莓棒棒糖,记得这个小时候学校门口一毛一个,温习一下放学时光顺便让娃尝尝我们小时候吃的啥。
看着一盒还挺多的,晃一晃哗啦作响,听起来像是装了一整个糖果王国;
甚至我还特意转着圈检查了一遍,都挺正常的。
直到拆开一看,直接给人整不会了……
好一个金字塔!周围都是撑场面的信众啊,法老的建筑智慧是这么用的吗?!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文明的重量”。
住友@Tayyyy
买了lululemon发圈,准备美美开箱,仪式感·有,但也有点太、仪式感了。
要说现在买东西啊,贵一点的品牌都是这样。
包装阵仗搞得比产品本身还隆重,动不动好大一个盒子,虽然80多的发圈值得精致一下,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一半钱买了包装。
这还不算完,打开盒子,那真是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啊。通常都有可精致的信封,包着一张退货卡或者品牌故事。
接着被盒子一样大的包装纸包着,这还算少的,有的还被一堆拉菲草淹没在里面,只有扔的命运。
这些也能理解,毕竟是大品牌,简装可能也会被骂。
总之最后,小肠发圈从它两米的大床上醒来,这么——大个盒子里面装了这么——小个头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赠品呢。可恶啊,被这个包装到了!
环保人士看了直摇头,真的是过度包装了,只看盒子能回收个几毛回回血。
有个韩国的动画《倒霉熊》,看名字就知道是个倒霉体质,住友@震儿的足甚美最近就遇到了这么件事,上演了一集。
就像动画里那样,《倒霉熊》没有台词,全靠肢体搞笑,这件事也是,不需要任何解释说明,只需要打开包装、品尝就够。
不好意思,真的忍不住笑很大声。
事情是这样的:橙子味的包装,蓝莓味的字;
菠萝味的颜色,芒果味!
当事人还成功过敏了,被一个棒棒糖耍了四次!好惨一个人,送你一首drama,人生一波四折的如此便宜。
看包装疑似真知棒,这是碰到盗版了吧,还真是印证了那句:不要只看外表,要看内心。
住友@罗罗诺亚爱迷路
兴致勃勃拿起好长一袋花生,准备追剧的时候吃它个两集。
结果是买图片,送花生。谁想的这招啊,不得不说还挺有创意的,但这样的话这个量……能支撑我吃两集吗?
刚想吐槽商家无良,再仔细一看,是我唐突了,人150g写得清清楚楚。
最后人吃没吃饱不清楚,反正眼睛是吃饱了。
下次真的要相信“图片仅供参考”啊!
从刚开始喝奶茶到现在,总能看到有人发现,××,你怎么越来越小了/空了!茶饮缩水好像成了行业共性。
前段时间爷爷不泡茶的缩水问题上了新闻,有网友购买“爷爷不泡茶”家招牌奶茶后,发现饮品只有半杯量。
倒过来非常明显,甚至不到半杯,真给人气笑了,价格不便宜,分量却少得可怜。不只这一款,其他的款也有这个问题。
刚开始品牌还嘴硬,说是“按标准流程制作”、“最佳口感”等,去冰的情况下不满杯,是门店的要求,后来顶不住了才致歉。
那要是不去冰呢,这冰加得未免也太有学问了,冰块才是本体,奶茶只是装饰。不只是这一个品牌的问题,水面用冰撑起来,当代乌鸦喝水吗?
结果网友实测发现,即使不加冰,饮品液面仍明显低于杯口,手机一照,大杯变中杯,中杯变小杯。
这也太离谱了,直接空杯三分之一,拿在手上就轻飘飘的,知道有奶泡,但也不能少那么多啊,后来看到名字苦笑,要不它叫空山呢。
瑞幸:太好啦,是爷爷,我们有救了!
咱就是说,爷爷爸爸的品牌,主打一个父爱0添加!
住友@Momo
遭遇了消费生涯的滑铁卢,谁能想到,人生第一次包装刺客经历,竟然栽在了一袋冻干草莓上。
第一眼:这包装也太好看了吧!
拆开后:笑容一秒凝固……盒子里躺着的实物,起码被抽干了一半灵魂,和包装上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和卖家秀差距如此之大,堪比网恋奔现现场。图骗啊!真的很想报警。
至于味道嘛,各有所爱,有人爱它的工业甜香,也有人吐槽吃了个寂寞。
现在的零食界创新速度,堪比手机迭代——锁鲜冻干、0糖轻负,多少打着点健康营养旗号。
但就像这个冻干草莓,外面实际上是代可可脂,这玩意儿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人更加怀念水果摊上水灵灵的真草莓。
住友@存够1000万就退休
一袋饼干16块,价格还行?毕竟比二十一杯奶茶享用得久吧。
包装也看着挺好,便利店里买的,净含量62克,也没写几袋。
这就是好多零食的刺客之处了,不是所有人都对克数有概念,有的小袋数字不写,有的藏得比饼干渣还隐蔽。
果然,打开只有7小袋,可怜兮兮的像吃剩了几包似的。
每袋也只有一片饼干,也就是说一片饼干2块多,怎么不去抢呢!
按这个定价逻辑:薯片应该论片卖、瓜子得按粒计价、干脆面调料包都能拆开零售,建议零食包装标注“约含几口”。
更扎心的是,网上19.9,45包,胃和钱包一起消化不良了。
还是线上买划得来,主要是线下坑,一家工厂出的货,线上店、折扣零食店、便利店、有时候差的不是几块,现在到处都是折扣零食店,那几个连锁牌子,散称买,还是便宜的。
住友@今天也吃肉-
那天想怀念一下童年味道绿豆糕,买的时候摸着鼓鼓的还说老牌子就是实诚,拿起一个的一瞬间我都懵了,黄龙绿豆糕你……这也太坑了。
还以为我记忆错乱了,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啊,以前不是朴素又扎实的两大板吗?
现在缩水成8个就算了,加个防水台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了三天也没搞明白,怎么,是吃完让我冻冰块吗?
侧面看才恍然大悟,鼓鼓的假象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上网一刷,还不止我一个回忆受害者。
一片真心,终究是错付了,童年真的远去了。
其实网上还能找到以前那种小盒子散装版,一个绿豆糕配一个小纸盒,还便宜。
住友@西西是我呀
最近全网爆火的“四分之椰”雪糕,买来一试才发现是雪糕刺客+包装刺客的双重暴击!
正面看还行,有券的话六七块一支,也能接受,原价要十几块,确实贵。
翻过来一看……行吧,包装上大大方方写着四分之椰,没毛病,也确实有椰子味,但是吧,两口就没了。
要是四个朋友出门一人买一个,至少二十多块才能拼成一个,理论上的完整椰子。
想到这里,突然格外怀念一直一个价的好雪糕,小布丁,雪莲,玉米棒……质朴得感人。
我们吐槽“刺客”,却也承认:那些美貌的包装,不是原罪,只是商家让它变了味,所以理性上明白所有套路,感性上还是会被套路。
不过下次再遇到过分美丽的包装,至少记得:先看净含量再买单!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