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懂:这本书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有那么一阵子,晚上躺下脑子还在转,账单、孩子作业、领导那张脸反反复复像老式录像带卡住了一样循环播放。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中年就得这么过?直到某个失眠的凌晨三点,随手翻开一本旧书,是《瓦尔登湖》。没读几页,心跳居然慢下来了。窗外还是城市深夜的车流声,但那种被全世界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莫名其妙地松了点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来也怪,年轻那会,书就是工具,背公式、刷考题,读的时候心里想的全是分数和简历。工作以后更别提了,朋友圈晒书都是为了拍出“我很上进”的角度。可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才发现,原来那些安静读一页书的片刻,才是给自己续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些天重读《浮生六记》,沈复和芸娘在穷日子里也能赏花、喝茶、做点小情趣的事,看得我差点眼眶发热。他们没车没房,连顿肉都吃得精打细算,但那种对生活细微之美的体察,现在很多人砸钱都买不来。反观我们,手机里存着几百个联系人,却没人能说一句真心话。周末去网红餐厅打卡,发完照就删了APP,吃完都不知道味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理学、哲学、历史,越到后来越愿意翻这些“不实用”的书。某次读到荣格谈情绪的部分,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在压力下暴躁——原来不是性格问题,而是长期压抑的自我在喊话。那一刻,比吃十顿火锅还通透。还有一次看明朝兴衰,从朱元璋到崇祯,几十个皇帝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忽然就觉得,眼下这点破事,几十年后谁还记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看那些常读书的人,不一定是穿得最贵的,但说话有分寸,眼神也不飘。他们不急着反驳,也不会逢人就倒苦水。这种沉静不是装的,是文字一点一点渗进去的。就像老木头,年头久了,味道自然出来。

我朋友老陈,以前是销售主管,天天应酬喝到半夜。去年突然开始读庄子,现在周末宁愿自己煮茶,也不去饭局了。他说:“以前觉得不喝酒就谈不成事,后来发现,真正稳的关系,根本不用靠酒精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书这东西,不治病,也不涨工资,但它能在你快被现实碾碎的时候,悄悄拉你一把。它让你知道,除了打卡、还贷、家长群接龙,人还能活成另一种样子。有些夜晚,读着读着就忘了时间,抬头一看,天快亮了。可心里,却比睡足八小时还踏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美文   内耗   人到中年   精神   图片   网络   崇祯   明朝   味道   周末   走马灯   作业   账单   精打细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