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档国家级音乐节目
与出土于宝鸡的国宝文物相遇
它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央视文艺
,赞1213
9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
中心音乐人才选拔类节目
《中国唱将》主标识正式发布
该标识以“中国唱将”为核心意象
以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的“中”字为主体形象
将传统美学与当代音乐艺术语言
等元素融入设计之中
既保持了东方美学的独特气韵
又展现出符合当代审美趋势的艺术表达
© | 央视文艺
“中国”一词,首见何尊
© | 宝鸡融媒
1963,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何尊在陕西宝鸡出土,其内底的122字铭文,更是意义非凡,其中“宅兹中国”四字,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将“中国”称谓的实物见证定格在三千多年前。它的发现,不仅彰显了宝鸡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让世人对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 央视文艺
铭文铸魂,“中”字传音
© | CCTV4
如今,《中国唱将》主标识直接取形于何尊铭文里的“中”字,将这份跨越三千年的文明记忆,与当代音乐艺术完美联结,更是赋予了节目深厚的文化根基与历史权威。
© | 央视文艺
“中”字的本义,为旗旒之象形,像竖立的一面旗帜,上下旌斿向右飘动,方口为立中之处,表示中间之意。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指认,更是一种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与政治观的表现。《中国唱将》的设计者巧妙捕捉这一意象,以“中”字为标识骨架,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的生命力。
© | 央视文艺
标识主体直接取形于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的“中”字,取其“旗旒飘扬”的原始意象,象征国家舞台的庄严与引领。这一设计远非简单的图形借用,它是将“中国”之“源”、国家平台之“纲”、文明传承之“脉”融为一体。
© | 央视文艺
更令人赞叹的是,两个十六分音符与“中”字相融合。灵动的音符既是“中”字的笔画延伸,又模拟出旌旗迎风飘扬的动势,精准呼应了音乐节目的专业属性。正如设计者所言,这不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五千年文明与当代歌声的宏大合奏”——既有远古围杆起舞的仪式感,又有新时代声乐的活力,成为兼具宝鸡文化基因、音乐专业度与国家平台气象的“超级符号”。
© | 央视文艺
© | 于浩摄影
作为何尊的出土地,宝鸡见证着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还有数不尽的文物瑰宝与历史故事。
© | 于浩摄影
《中国唱将》此次选择何尊作为文化符号,既是对中华礼乐文明的传承,也是对宝鸡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可。
© | 于浩摄影
我们诚邀全国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不妨走进宝鸡,亲自来看一看何尊,走一走周原大地,听一听穿越千年的钟鼎之声。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