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镧”、“铈”、“钕”,但它们却悄悄决定着你的手机、电动车,甚至国家的命运。
这些名为稀土的金属,平日里藏在元素周期表里,如今却成了中美贸易战中,一枚足以掀翻棋盘的棋子。
——【关税大棒落下,稀土一夜成名?】——»
这棋盘本还算平静,直到特朗普政府那根145%的关税大棒劈头盖脸砸下来。
他们似乎觉得,有美国这个巨无霸市场在手,就能让全球贸易乖乖听话。
可贸易战这东西,从来不是单行道,你来我往才是常态。
中国迅速回敬,不仅针锋相对加关税,还干脆利落地把反制目标锁定了中重稀土这类战略宝贝,出口的闸门说紧就紧。
这些平日里只在专业论文里打转的化学元素,一夜之间,比明星还红,登上了国际政治的头条。
稀土,听着挺玄乎,其实既不“稀有”,很多也不是“土”,就是元素周期表里那十几种金属。
但它们可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小到手机屏幕,大到战斧导弹的精确制导,哪个也少不了它。
全球稀土供应链有多依赖中国?这早就不是秘密了。
尤其是在产量,特别是精炼加工这一块,中国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几乎无人能敌。美国呢?
想当年也是稀土生产大户,现在却得眼巴巴地从东方进口这些“国之重器”的关键原料。
——【谁为关税买单?美国发现“回旋镖”效应!】——»
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一出,美国的某些高科技产业可就难受了,简直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原本吹得震天响的六代机项目,还有一堆靠特种材料撑着的军事科技计划,都因为关键原料可能断顿,面临着撂挑子的风险。
美国军工大佬和科技巨头们急得跳脚,手里的稀土库存,顶多再撑几个月,停产的乌云那是越飘越近。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关税这东西,转来转去,最后还不是要消费者掏腰包?
物价眼看要涨,超市货架也可能越来越空,这谁受得了?港口的货船都少了,经济的冷风嗖嗖地吹。
没办法,像沃尔玛这样的大零售商,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白宫商量,最后还是自己扛下一部分新增关税,好歹让中国货能继续上架。
你看,这关税大棒挥出去,兜兜转转,砸疼的还是美国自己。
——【“B计划”靠谱吗?乌克兰的稀土远水难解近渴!】——»
就在这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时候,谈判的信号悄悄冒了出来。
中美双方都认了,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要在中立国瑞士的日内瓦坐下来谈谈。
有意思的是,这会是谁先提出来的,两边说法可不一样。
中国这边说得明白,是美国佬最近又是递话又是托人,求了好几次,我们才“审慎评估”同意接触。
可特朗普那边呢,在公开场合死活不承认是美国主动求和,面子还是要的。
谈判还没正式开始,双方的条件和底线就已经公开较量。
美国方面释放消息,主要目的是要求中国放松稀土出口限制,并且暗示愿意大幅降低对中国的关税,甚至给出了具体数字,例如降低到60%以下,甚至50%。
特朗普本人也公开表示妥协,认为现在的高关税难以承受,如果谈判顺利就降低关税。
但白宫官方仍然保持谨慎,称具体降幅都是猜测,谈判的唯一目标是“美国优先”。
中国的态度也很清楚:想谈可以,但得互相尊重,平等互利,核心利益没得商量。
美国那边也没闲着,似乎并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开始琢磨“B计划”。
特朗普高调宣布,跟乌克兰签了个稀土协议,号称美国要从那儿搞到“大量高质量稀土”。
听着挺美,美国企业能在乌克兰挖20年矿(当然,矿还是乌克兰的,乌克兰还占51%股份),顺带还承诺给乌克兰军事援助,再整个什么“美乌重建投资基金”。
乌克兰那边也挺激动,说是历史性协议。
但这美好的大饼刚画出来,现实的巴掌就扇过来了。
乌克兰那些富矿,不少都在乌东那片是非之地,现在那边什么情况,谁说得准?能不能挖,怎么挖,都是未知数。
更要命的是,就算挖出来了,美国本土缺的是精炼技术和产能啊!
说出来都丢人,美国自己挖的稀土,过去也得屁颠屁颠送到中国去精炼。
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这块的技术壁垒和产能优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复制的。
想开发乌克兰的矿产,从勘探、建厂到稳定生产,没有十年八年根本无法实现。
这期间的经济账如何计算?地缘政治风险由谁承担?投资者并非愚笨,谁敢轻易涉足?
因此,不少分析师认为,美乌稀土协议更像是一种安抚国内焦虑情绪的“创可贴”,其面子工程的成分远大于实际作用。
即使是美国本土的稀土龙头企业MPMaterials,其精矿处理仍然依赖中国伙伴。这种现实情况令人感到尴尬。
面对美国的各种小动作,中国也有自己的章法。
国家出口管制部门联合好几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搞起了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的专项打击行动。
官方说得很明白,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不能让战略资源不明不白地流出去。
这棋盘上落子,你来我往,加固自家防线总是没错的。
展望未来,中美这贸易摩擦,远没到偃旗息鼓的时候。
有专家分析,就算美国这次真放低姿态降了关税,中国可能也会做出对等缓和,但在两国战略竞争这个大背景下,想让关税壁垒彻底消失?恐怕是想多了。
中国明确希望美国能把关税降回到冲突升级前的水平,但这无疑需要美国在政策上掉个大头。
谈判,注定是个漫长又充满变数的过程,每一步都得斗智斗勇。
尽管美乌稀土合作被一些人解读为美国想搞“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在短期内撼动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老大地位,几乎不可能。
这背后,是几十年技术、资本和完整产业链的巨大惯性在推着。
除了核心的关税和稀土,美国的谈判清单上还有芬太尼管控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
美国财长贝森特也提过,考虑豁免一些民生用品(比如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关税,算是给紧张气氛里添点人情味。
但他自己也估摸着,跟中国达成一个更全面的贸易协议,没个两三年怕是下不来。
棋局仍在继续,每一个回合都充满了未知。特朗普政府能不能在内外夹击下,找到一条既能保住面子,又能缓解经济压力的路?
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预示着这场影响深远的经贸博弈,还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故事,远未到书写结局的时刻。
参考信息: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2464365912752640/?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2240472379834890/?channel=&source=search_tab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