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借鉴「瑞幸模式」? 今年最大IPO是咋回事?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为啥定价那么高?

因为是在借外国资本的鸡下中国企业的蛋,而且外国资本明知宁王的心思,还非常乐呵的打配合。


宁王上市这事儿其实到处都透着「诡异」。

一是速度特别快,二是定价特别高,以及更关键的第三点,明明兜里很多钱还要去筹钱,图啥?

其实这事儿最开始我也没想通,但今天早上起来点了杯瑞幸咖啡,一下就通了。

就,似曾相识啊。

如果瑞幸当年是割美国韭菜补贴中国人喝咖啡,那宁德时代现在就是用外国资本来扩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

咱们细细来品。

先说大格局,宁德时代在港股预计募集300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如果OpenAI今年不上市的话,大概率就是今年全球最大IPO了。

那宁德时代本身多有钱呢?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超过2700亿,家里余粮多啊,比雷军「人生低谷」卡里冰冷的40亿,还多了67张半卡。


这就是我第一个没想通的问题,为什么明明兜里很多钱还要去筹钱

那就要看,宁王融资去干嘛。

宁德时代的注册招股书有整整626页,我翻到310页才找到,90%的募集资金会用来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建设。


匈牙利工厂项目2022年就启动了,地段不错,离宝马、奔驰、大众的整车厂都不远,主要就是为了给欧洲提供动力电池的。

这工厂初期投资规模是73.4亿殴元,当然这么大金额的前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要后续跟进投资了,就要融资。


这也符合宁德时代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

国内这条腿不用说,已经很粗了。

车企在前面打的一团乱麻,今天价格战明天舆论战,无所谓,反正电池技术上很多时候还是要和宁王合作。

虽然有些车企自己也在做电池,但反过来说,宁德时代也在投车企啊,塞力斯、极氪、阿维塔、奇瑞、智己等等,宁德时代又是供应商,又是股东。

因为不在第一线,属于是商战吵架有人顶前面,又因为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宁德时代从2017年开始一直是榜首,属于是赚钱方面自己闷声发大财,那只要继续保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时不时来点什么钠离子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这类炸点,10分钟从30%补能到80%,还一万次循环寿命,位子就很稳。

于是,关键点,就放在了国外那条腿上。

现在宁德时代在海外情况如何?

2020年到2024年,宁德时代的海外营收占是15.71%、21.38%、23.41%、32.67%、30.48%。

三成,那就已经是大体量了。


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宁德时代一家吃掉了43%的市场份额。

欧洲人试图反抗过,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伏,举全欧洲之力前后烧了150亿美元的融资,最后负债80多亿美元破产。

就这年头,欧盟自主研发这个词,说出来都感觉怪怪的。

宁德时代露出了「我还没发力,你就倒下了」的怀疑碰瓷的表情之后,立马转手在德国、匈牙利使劲建工厂,去年年底又确定了41亿欧元投资的西班牙工厂。

这些都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所以要融。


那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直接用兜里的钱呢,要去港股融资呢?

答案是,宁德时代需要不一样的钱。

注册招股书有个好玩的地方在于,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是必须写出来的,宁德时代写了整整33页,把遭遇洪水地震之类的都列出来了,还专门写了现在的保险范围没法覆盖恐怖袭击。


还有我觉得很经典的,第三方不当竞争,包括向监管机构投诉、在社交媒体发布负面信息等等。


那在这33页风险因素里面,有两点就很关键。

第一,是海外生产基地面临的外国投资的政策变化。

这话咱们都无须讳言,就是西方围堵嘛。

最近不是闹关税战么?虽然最后我们在经贸谈判里面可以说是大优,但那种动荡和不确定性,相信各位大佬都感受了。

那你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在欧洲腹地建那么大一个厂,占地221公顷,万一欧盟的外资政策变了,不让中国本土资金进去或者让人民币很难进去,二期工厂修不起来,咋办?

第二,是汇率波动的问题。

这话说的就比较隐晦了。

宁德时代算收入和成本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人民币计值的。

放在台面上,这风险点就在于汇率波动,比如要花钱的时候,人民币贬值了,那就要花的更多,比如要入账了,人民币升值了,那赚的就少。

但台面下还有句话没说,就是,中国香港毕竟是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资金流动相对容易点,港币还是自由兑换货币,那宁德时代直接在香港募集资金,用来做跨境业务扩展甚至海外并购,也容易点。

有了港币,就等于有了欧元。

我在招股书的附录的会计师报告里面找到了一个点,字很小,有点模糊,但还是能看清。

就,大家猜,宁德时代不是有2700亿的现金和等价物躺着的么,其中有多少是外币?

有200亿人民币等额的美金,有170亿人民币等额的欧元。

单听数额是不少,但记得匈牙利工厂投资是多少么?

73.4亿殴元,相当于600亿人民币,欧元和美元都用了也不够啊,而且不是还有个正在推进的西班牙工厂项目么,又是41亿,相当于331亿人民币。


所以宁德时代这次在港股上市,募集港币,就是用国际资本打开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

想到这里,我又喝了一口瑞幸,又跑了一趟厕所,彻底顺畅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说263港币的定价就高了?

说个小知识点,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企业,一般H股要便宜些,也叫离岸折价。

国泰君安就做过统计,比如4月8号这个时间节点,151家「A+H」公司,全都是A股的股价更高,甚至,溢价率超过1倍,就是港股打半价的企业,有58家。

那宁德时代呢?

263港元每股,和我写这期稿子的5月14号的A股262人民币就非常接近了。


定价这么猛的底气来源,就很有意思了,主要是基石投资者的分量有点重。


各位大佬可以看这个表格,排头的是中石化香港和科威特主权基金(KIA)。

这两个传统能源老巨头,一家买了5亿美元,都来下重注,想吃一口新能源了。

后面还有高瓴资本、高毅资产(Perseverance Asset Management)、瑞银资管(UBS)、橡树资本(Oaktree)。

总归,这群基石投资者提前已经定了203亿港币走,超过了40%。

那为什么基石投资者能给定价底气呢?

很简单,基石投资者说白了就是大户,他们能在港股IPO公募之前做战略申购,这帮人都是玩儿钱专业户,会各种跟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博弈,会各种研究这以后以后混的好不好。

因为,他们有个限制,虽然可以先买,而且还能拿点批发折扣价,但,要锁期6个月。


都知道,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哪怕6个月后宁德时代的股价和刚发行的时候差不多,那都是亏。

这就是有牌面的机构在用自己对宁德时代出海之路的判断,来兜底,硬把发行价抬得和A股差不多。


最后,聊个彩蛋,就是基石投资者选宁德时代的时间。

如果这些基石投资者是5月12号中美贸易谈判有了结果,关税战暂停之后才来的,那我觉得投机色彩多少还有点重。

但,这注册招股书就是5月12号发的,你编写还需要时间嘛,所以这些投资者是顶着中美贸易实际冻结的情况,投的。

那这些大玩家对宁德时代的看好,就有点硬核了。

当然更硬核的是,宁德时代这次IPO限制了美国境内投资者参与,如果有离岸账户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反正宁德时代的姿态是放出来了,不想在美国有任何法律责任敞口。

这么大规模的港股发行,不对美国投资者开放,是个异常情况。

但,说不定以后就变成常态了呢?

记得以前还在欧洲读书的时候,我和班上欧洲人开玩笑,说我是没弄出来大航海时代,你不也没亲眼见过么,但现在,我那帮同学有机会看到东方舰队破浪而来了。

人民币资产继续做大国内基本盘,募集来的港币做突击队开路,欧洲人还在用什么反补贴关税打阵地战,宁德时代已经玩儿起从申报到上市只要三个月的闪击战了。

时代果然是不同了啊!

各位大佬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财经   宁德   模式   时代   人民币   投资者   匈牙利   港币   基石   大佬   资本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