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0天,中国划下红线:美欧日韩澳听好了!谁也别想拿捏我们

7月9日,这个日期正成为全球贸易的临界点——特朗普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即将到期。最后10天倒计时里,欧盟、日本、印度等经济体正与美国展开密集谈判,试图在关税大棒落下前达成协议。中国商务部的一则声明掷地有声:“任何一方若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换取关税减免,中方绝不接受,并将坚决反制。”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本质是一场全球性的“胁迫游戏”:通过加征26%-50%的关税逼迫贸易伙伴坐上谈判桌,再以“减免关税”为诱饵,要求他国配合其打压中国产业链。彭博社曾揭露,美方在谈判中明确要求部分国家“对华加征关税或限制转口贸易”,以此作为交易的筹码。



中国此次的警告清晰明确,直指要害:


反对利益置换: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乐见平等磋商,但绝不容忍成为他国向美递交的“投名状”。

亮明反制能力:“坚决予以反制”绝非空话。今年5月,中国对印度氯氰菊酯加征最高166.2%反倾销税,直击其全球最大出口产品的命脉;此前对美印医用CT球管的调查,更彰显中国工具箱的精准打击力。


欧盟:分裂的“双面博弈”


欧盟则从思想上分裂成了务实派和强硬派:德国、意大利主张效仿英国接受美方10%的“基准关税”,以换取关键领域豁免;法国马克龙则坚持“双向零关税”,威胁对美反制。


欧盟一边对华医疗器械招标设限,一边又寻求与中国重启电动汽车谈判,这种摇摆已引发中方严正抗议——“构筑保护主义壁垒必将遭致反制”。


出乎意料的是美国的衷心盟友--日本展现出了罕见强硬。石破茂政府一度坚持“汽车关税必须归零”,与美国僵持两月未妥协。但近期日方态度微妙松动:匿名消息透露,日本正考虑接受美方“部分条件”,甚至探讨稀土供应链合作以替代中国。若日本最终让步,恐成为东亚产业链重构的转折点。


印度则是一如既往的表现出两面投机的嘴脸。4月21日,印度突然对中国钢铁加征12%关税,恰逢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莫迪政府试图以此换取美方在能源、国防领域合作,并助推“印度制造2.0”。

而中国对印反倾销重拳接踵而至。印度钢铁业70%设备、制药业60%原料药依赖中国,加税政策反而推高其本土企业成本,德国大众更直言“损害欧洲消费者利益”。



商务部发言人的忠告——“只有坚定捍卫原则立场,才能真正维护权益”。中国此刻划下红线,绝非被动应对,而是一反常态的主动集中亮剑:作为130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印贸易逆差达992亿美元,对欧日供应链深度绑定,反制可精准直击对方经济命脉。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6.4万亿;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加速“去美元化”,共同抵制单边胁迫。一季度进出口增长5.8%的超预期数据,印证中国产业链的抗压能力。即便欧盟对华电动车设限,中国企业仍通过匈牙利、西班牙工厂实现18%产能“迂回出口”。


最后10天,各国面临的选择题再清晰不过:是屈从美国“与虎谋皮”,最终沦为霸权游戏的牺牲品?还是与中方并肩捍卫多边规则,守住全球化最后的防线?


中国已用行动给出答案——红线即底线,反制才能得到尊重。世界应该看清:任何试图将中国利益摆上谈判桌的交易,注定是一笔血本无归的买卖。必将招致中国的强力反击。


历史的砝码,终将倒向“站在公平正义一边”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财经   红线   中国   关税   反制   印度   美国   美方   欧盟   日本   中方   谈判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