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发现2.75亿吨稀土矿,想运送到美国,中国:你想的我早想到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

2023年2月,蒙古国在南戈壁省霍特戈尔地区,发现了储量高达2.75亿吨的稀土矿。而全球已探明稀土总储量也就1.2亿吨上下,这一个矿床直接让全球稀土储量翻了一倍还不止。

消息一出来,美国政府立马跟打了鸡血似的,赶紧派团队飞乌兰巴托谈合作。蒙古国也摩拳擦掌,觉得终于能靠这座“金山”翻身了。

可事情真有这么容易吗?到现在,这座矿还安安静静躺在戈壁滩上,运不出去也卖不掉。中国在稀土产业上早把算盘打得明明白白,美蒙那点小心思,我们根本不担心。这座看似诱人的稀土矿,为啥成了“看得见吃不着”的烫手山芋?

前言

蒙古国近年来持续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2025 年 10 月公布的最新勘探结果显示,其东部苏赫巴托尔省境内发现一处超大型稀土矿床,经权威机构检测,稀土氧化物总储量达 2.75 亿吨,其中高价值的镨钕氧化物含量占比约 8.3%,铽、镝等重稀土元素含量也符合工业开采标准。

这一储量规模使其跻身全球前三,仅次于中国白云鄂博矿和美国芒廷帕斯矿,成为全球稀土资源格局中的重要新增变量。

对美出口的运输困境,地理与基建形成天然制约

蒙古国计划向美国出口稀土的设想,首先面临严峻的运输通道挑战。作为内陆国家,蒙古国没有出海口,所有对外货物运输均需依赖邻国港口或陆路通道。

目前,蒙古国矿产出口主要通过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等口岸,经中国铁路运往天津港或连云港,再通过海运销往全球。2024 年数据显示,蒙古国 92% 的矿产出口通过中国通道运输,其中稀土相关矿产品(主要为初级矿砂)占比约 3%,年运输量不足 10 万吨。

基础设施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运输难度。蒙古国现有铁路网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 0.02 公里,远低于中国的 0.23 公里,矿区至中蒙边境口岸的铁路尚未完全贯通,目前仅能依靠公路运输,而矿区周边公路等级较低,重载车辆通行能力受限,单程运输时间需 3 天以上。

港口配套设施也存在明显短板,即使选择经中国港口出海,天津港、连云港的稀土矿专用泊位数量有限,且需与其他货物争抢运输资源,难以满足大规模出口需求。

美国运输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评估报告显示,若按年出口 300 万吨稀土矿计算,蒙古国每年需额外投入至少 5 亿美元用于铁路、公路及边境口岸改造,且建设周期至少需要 5 年。

此外,国际运输规则与制裁风险也不容忽视。稀土作为战略性矿产,其运输需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组织的相关规定,而美国与中国在稀土贸易领域存在的政策差异,可能导致运输过程中面临合规性审查等问题。

部分国际物流企业表示,承接此类大规模稀土运输业务需承担较高的政策风险,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物流成本可能会因关税、制裁等因素大幅波动。

中国提前布局,从通道到产业构建全方位保障

面对外蒙稀土出口的潜在需求,中国早已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与政策规划,形成了对区域矿产运输的天然保障与合理规制。

在运输通道方面,中蒙双方近年来持续推进跨境铁路建设,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扩容改造工程于 2024 年竣工,年换装能力提升至 5000 万吨,其中专门预留了 1000 万吨的矿产专用通道,可满足稀土矿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

同时,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的 “两山铁路”(中国策克口岸至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铁路采用标准轨设计,直接连接蒙古国西部矿产区与中国内蒙古能源基地,大幅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换装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身的稀土资源战略储备与产能调控,也为全球稀土市场稳定提供了支撑。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 36%,但通过科学规划开采节奏,既能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风电、半导体等产业的需求,也能为国际市场提供稳定供应。

2024 年,中国稀土出口量达 2.8 万吨,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 12%,既保障了美国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转,也通过市场调节避免了价格大幅波动。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稀土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明确提出,将秉持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的原则,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构建稳定、安全、多元的全球供应链。

全球稀土格局重构下的多方博弈与合作空间

外蒙超大型稀土矿的发现,正推动全球稀土资源格局发生深刻调整。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源于储量、产能与产业链的综合优势,而外蒙的加入将使供应端更加多元化,美国试图通过与外蒙合作降低对中国依赖的战略意图明显。

但从实际可行性来看,运输通道的制约、基础设施的短板以及产业链的缺失,使得外蒙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对美出口,而中国的通道优势与产业配套,仍是其最现实的选择。

对于蒙古国而言,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键。若单纯追求对美出口,可能面临运输成本过高、产业链脱节等问题,而与中国开展深度合作,既能借助中国的通道与技术实现资源变现,又能依托中国市场提升产业附加值。

中蒙已启动 “稀土产业合作园区” 建设规划,计划在二连浩特边境地区共建稀土选矿与初加工基地,蒙古国提供矿源,中国提供技术与设备,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配,既保障蒙古国的收益,也符合中国的产业发展需求。

结语

这一事件折射出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博弈与合作趋势。稀土作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材料,其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中国通过提前布局通道建设、完善产业链配套与构建合作机制,既保障了自身的资源安全,也为相关国家提供了合作共赢的路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唯有通过开放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实现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信源

美国地质调查局-《International strategic minerals inventory summary report; rare-earth oxides》

美国国务院官网《United States – Mongoli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Mineral Resources》

观察者网-《蒙古国总理首次访美,称将深化稀土合作,谈及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稀土   美国   中国   发现   蒙古国   全球   通道   口岸   产业   储量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