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注意了!这些“降温妙招”,可能是中暑“加速器”!

天气越来越热,“热射病”“中暑”等字眼频频登上热搜。有人喜欢在大夏天里来一杯冰镇饮料,或是猛吹空调,这样可以缓解中暑吗?


曾有一位快递员在38℃的高温下连续工作数小时,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度中暑症状后,立刻买了冰镇矿泉水一饮而尽,随后很快出现剧烈胃痛、呕吐,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急性胃痉挛。医生解释,高温下人体血管扩张,胃肠道处于充血状态,冰镇饮料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急剧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身体的应激反应,反而影响散热和恢复。

还有一名户外劳动者在烈日下作业后,浑身大汗地冲进20℃的空调房,对着空调出风口直吹,不到10分钟就出现头痛、寒战、肌肉酸痛,体温升至38.5℃,检查后发现是因冷热温差过大导致血管快速收缩,引发了热应激后的免疫力下降,同时体内热量无法正常散发,加重了中暑相关的不适。


高温天气下,以下这些事不适宜做,需要特别注意:


一、缓解中暑的误区

- 忌大量喝冰镇饮料:冰镇饮料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导致身体散热受阻,加重中暑症状。

- 忌猛吹空调: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温差过大易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头晕、头痛等不适,也不利于身体散热。

二、高温天气不适宜做的事

- 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高强度户外活动,尤其是正午时段(10点-16点),此时紫外线和气温最强,易导致身体脱水和体温过高。

- 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这类衣物会影响汗液蒸发,阻碍身体散热。

- 过度依赖冷饮或冰品降温,除了刺激肠胃,还可能因瞬间降温让身体误以为“不热了”,减少散热反应。

- 大量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冷水会使皮肤血管收缩,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还可能引发感冒等问题。

- 久坐或久留在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停在阳光下的车内),即使不活动,也可能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中暑。

- 高温时段不开窗通风,闷热的室内环境会降低身体的耐热能力,增加中暑风险。

高温天气下,建议多喝温水、淡盐水补充水分,做好防晒,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才能更好地预防中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养生   妙招   加速器   高温   天气   身体   血管   空调   饮料   胃肠道   温差   户外活动   急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