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鲁鸣揽责?复盘会议甩出27页《问题清单》,直指球员四大症结

亚洲杯落幕已有时日,但中国女篮失利的余波仍在球迷圈中激荡。在篮协的复盘会议上,宫鲁鸣拿出一份长达 27 页的《问题清单》,主动承认暂停键卡壳,同时直指球员四大症结:控卫失智、三分断电、替补冷感、内线失衡。

第一、控卫失智

在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李缘在对阵日本队时的表现,是整个控卫群体困境的缩影。全场 0 分 5 失误的低迷数据,暴露出的不仅是个人技术的短板,更是战术体系对控卫角色定位的模糊。

现代篮球中,控卫是球队的 “指挥官”,需要在高压下精准判断局势。但从比赛过程看,我们的控卫在对手紧逼时往往手足无措,这背后既有日常训练中对抗强度不足的原因,也反映出教练组在战术设计上未能给控卫足够的自主决策空间。笔者甚至觉得,或许是长期的 “模板化” 训练,让球员失去了临场应变的灵性。

第二、三分断电

黄思静关键场次 5 投全失的表现,让笔者不禁思考:我们的外线球员为何总在关键时刻 “掉链子”?

三分球作为现代篮球的重要得分手段,需要稳定的投篮节奏和充足的战术支撑。但纵观女篮的比赛,进攻端过度依赖内线的现象明显,外线球员常常只能在边角等待机会,缺乏主动创造投篮空间的战术设计。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打击了外线球员的投篮信心,更让球队的进攻体系显得单一脆弱。当内线被锁死,外线又无法及时站出来,失利也就成了必然。

第三、替补冷感

张茹 18 分钟仅得 1 分的表现,折射出球队板凳深度的严重不足。一支能走得远的球队,替补席必须是主力的 “可靠替身”。但从目前情况看,替补球员在训练中似乎难以获得与主力同等的战术地位,导致上场后难以快速融入体系。

笔者认为,这与国内联赛的培养模式也有一定关系:过于依赖主力球员打满全场,替补球员缺乏实战锻炼机会,长此以往,自然难以挑起大梁。

第四、内线失衡

《问题清单》中指出:韩旭 37% 的命中率和频繁漏人,是球队遇到的问题之一。作为女篮的 “双塔” 核心,本应是球队的 “定海神针”,却在比赛中屡屡陷入困境。

但在笔者看来,这并非球员能力不足,而是面对对手灵活的防守策略,我们的内线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教练组在训练中或许过多强调了身高优势的利用,却忽视了面对小个子球员绕前、夹击时的破解方法,导致内线优势难以转化为胜势。

宫鲁鸣教练的这份《问题清单》,在笔者看来,更像是一场虚张声势的 “隔靴搔痒”。它看似点出了球员的技术问题,实则对球队在训练体系、战术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层缺陷蜻蜓点水,不过是用些不痛不痒的表述来装点门面,妄图掩盖那些真正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的沉疴痼疾。

看起来是教练揽责,但不过是把问题摆出来走个过场,距离真正的正视和解决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如何解决问题才应该是重中之重!

失利确实不可怕,但比回避问题更可怕的是这种自欺欺人的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体育   球员   症结   清单   会议   鲁鸣   内线   笔者   球队   战术   外线   替补   女篮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