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脚巴顿亲口承认中超比赛强度不行,这话从自家球员嘴里说出来,比输球本身更让球迷觉得扎心。
这事发生在2022年东亚杯之后,当时扬科维奇带的国足选拔队,基本是U23球员挑大梁。
虽然最后1-0赢了中国香港队拿了个第三,但过程大家都看到了。
0-3输给韩国,0-0被日本队逼平,注意,日韩来的也不是主力阵容。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巴顿说出了那句大实话:“东亚杯和国内联赛完全不一样,比赛的强度和中超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话说得一点毛病没有。
我们的球员在中超赛场上,可能还觉得自己技术、身体都还行。
可一到国际赛场,哪怕是东亚杯这种级别的,对抗、节奏、攻防转换速度,立马就跟不上了。
人家日韩球员那种高强度的逼抢和快速传切,在中超很少能体验到。
没有那个环境,你天天在低强度“养生”节奏里踢,能力怎么可能提高?
说白了,中超联赛现在就像个温室,保护得太好了。
球员一出去,风一吹雨一打,就扛不住了。
更有意思的是,巴顿在津门虎的队友孙铭谦,这次是代表中国香港队出战。
俩人天天一块儿训练,到了赛场上各为其主。
赛后打个招呼,然后巴顿就急着赶回备战联赛。
听着有点讽刺。刚体验完“困难模式”,马上又要切回“简单模式”了。
巴顿能认识到差距是好事,但一个人的清醒没用。
整个联赛的环境不改变,球员水平上不去,这种“出去就被上课”的循环,恐怕还得继续。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