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江北全媒体记者 杨凯 芯咖啡】
为进一步立足科教和创新资源优势,通过培养人、吸引人、发展人,持续打造产业特色、高度与厚度,促进人才与产业的协同发展。5月23日上午,以“开放合作、人才发展,携手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创新生态”为主题的第九届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发展会议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
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军强,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袁传军,江苏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岳智顺,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黄炜,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军,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副主任柳俊,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二处处长孙龙,南京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芮有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佳,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理事长时龙兴,东南大学首席教授、EDA国创中心执行主任杨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于燮康,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荣誉主任张力天,合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主任、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军宁,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秦舒,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领导以及行业专家、高校代表、重点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加。
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吴恒致欢迎辞表示,集成电路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石,研创园依托“双区叠加”优势,以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联融合”为抓手,通过平台聚才、产才融合、服务留才推动产业发展。面对人才“引育难”挑战,未来将聚焦深化产学研协同、产教融合、优化人才生态,打造一流集成电路产业科创基地,期盼与各界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理事长时龙兴以《集成电路人才发展的思考、实践与再认识》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核心,按照人才的规律与特征,从培养人、吸引人和发展人的闭环入手,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他指出,在培养人、吸引并留住人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以人才发展为重点,通过落地面向国家战略、契合产业集群、可持续的项目,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相互促进、迭代升级。
他认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决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挖掘,取决于服务国家战略、具有市场空间、面向未来技术的高度引领,取决于创新生态打造、秉守产业定力的厚度积累,而实现产业有特色、有高度、有厚度的抓手在于“研产贯通”,这是区域与高校的“双向奔赴”,也是释放人才价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围绕产业特色、高度及厚度主线:落项目、促发展
本次活动立足产业发展,围绕产业特色、高度及厚度,集聚南大、东大、南航、南理工、南邮、南信大,EDA国创中心、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等高校及重大创新平台专家,以及长三角半导体行业协会等资源,发布成果、落地项目,并围绕EDA、传感器等领域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分享了经验成效。
立足国家战略,聚焦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光电、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现场发布三项重磅攻关成果。龙芯中科围绕国家战略,打造国产CPU生态体系,发布了“百芯计划”;EDA国创中心聚焦卡脖子环节,加速EDA工具国产化进程,发布了“凝芯”国产EDA工具链平台;南智光电聚焦创新发展,突破光电子核心技术,发布了高速大带宽薄膜钽酸锂电光调制器。
围绕特色领域,涵盖EDA研发、光模块制造、MEMS传感器等前沿领域的7大重点项目现场举行落地签约环节。项目分别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法国拉罗谢尔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研究团队。
深耕生态打造,校企专家纷纷分享经验成效。
合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主任、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军宁作《关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思考》主题报告,他认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需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多途径相互协同,集聚各方资源共同推进,尤其可以通过加强长三角地区国家芯火平台联动,营造良好的产业人才培养生态氛围。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EDA国创中心执行主任杨军以《智能EDA计算一切电路》为主题作报告,他认为,大模型正颠覆EDA,可实现自动验证、模拟电路设计等,还可通过合成数据解决数据封闭问题。围绕技术更迭创新,人才发展需要创新,加入AI相关内容,培养学生高效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裘安萍从传感器技术创新角度,围绕《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作主题报告,她表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团队实现国产化突破,器件性能对标国际,未来将结合AI算法融合,提升竞争力。
与会期间,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党工委委员、管办副主任王静向所有与会嘉宾、高校及企业代表做了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及政策环境推介,从产业集群、生活配套服务到人才政策,全方面展示新区现况,她表示,希望更多人才和项目能走进、扎根江北,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培养人、吸引人、发展人闭环:落人才、促创新
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是人才,形成培养人、吸引人、发展人的人才闭环,才能塑造和释放人才价值,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本次活动中,长三角集成电路人才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和上海芯火平台共同发起,未来将集聚长三角人才和创新资源,形成合力推动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培育、人才招引和人才发展。
集聚资源,围绕特色培养人
EDA是串联所有集成电路环节的“绳扣子”,是集成电路创新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当下集成电路“卡脖子”的一环,其发展直接关系到产业竞争力提升。此次立足长三角科教资源优势,聚焦新区EDA产业特色,同期还开展EDA工具系列培训,以师资培训为抓手,持续实践EDA人才培养,以系统化布局推动EDA领域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多措并举,围绕需求留住人
现场,集成电路人才发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芯机会·芯人才城市行人才系列交流活动、人才成果展、人才招聘会等精彩纷呈。
“芯机会芯人才”高端人才对接会吸引紫金山实验室、EDA国创中心、55所、国睿科技、美辰微、华创微、国电南瑞等21家新区企业,近百个职位、316个岗位,近400余人投递简历,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人才成果展则集中展示了新区21家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企业成长及重大创新成果。
打造平台,围绕产业发展人
活动环节中,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揭牌成立。专家工委会作为集成电路领域高端专业智库和学术交流平台,汇集了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顶尖专家;青年工委会将汇聚全省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领域青年专家、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释放青年人才效能,推动全省产业创新发展。
南信大与研创园联合发起的博士(后)联合创新中心也正式揭牌,这是继新区研创园与南信大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后,又一校地融合的标志性成果。中心未来将在人才联合培养、前沿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深化合作。
同期还对EDA国创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等3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行授牌。
活动立足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特设“芯咖啡”研产贯通交流区。现场发布企业需求,开展项目合作征集,更好地链接高校与企业,为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的研发成果架起桥梁,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为发展人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2025南京人才日新区专场活动,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发展会议已连续举办九年,以“开放合作、人才发展”为纽带,既是对过往实践的阶段性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研产贯通”新征程的起点。未来,活动将持续开展,深耕“特色、高度、厚度”的产业沃土,让人才动能与创新势能在产业发展中激荡出更澎湃的发展浪潮。
更新时间:2025-05-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