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品酥,甜蜜过节,这样的重阳真让人羡慕!

扬子晚报网10月29日讯(通讯员 戈淼 王静茹 记者 陈咏)岁岁重阳,暖在今朝。重阳节到来之际,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新“食”代美食文化寻味实践团走进该市鼎园社区,和社区老人一起举办“情暖重阳 栗香茶韵”主题活动,运用专业所学,将秋日的寒凉“烘焙”得暖乎乎的。

现场制作

民谚说“九月九,栗子熟”,此时的栗子正是“甜润粉糯赛蜜饯”的好时候。实践团成员早早来到社区活动室,将剥好蒸熟的栗子捣碎成泥,少量加入牛奶调味,未散的蒸汽裹挟着栗香,氤氲在活动室。随着制作的进行,成员们先把泡好的菊花茶分发到老人手上,杯子里的干菊遇热水舒展,嫩黄花瓣裹着枸杞的红,暖雾顺着杯沿往上飘,刚落座的奶奶笑着搓了搓手:“这茶看着就香!”分茶的间隙,成员们指尖沾着面香,制作起栗子酥来:水油皮往手心一压,裹上油酥捏成“小包袱”;擀面杖从中间一推,擀成长椭圆卷成“牛角包”;层层酥松的口感被稳稳地藏住,再填上甜糯的栗子馅,刷层蛋液撒把芝麻,烤箱里转一圈,栗子香瞬间钻进了鼻子里。

香气扑鼻

“这叫‘小包酥’,是老手艺呢。”负责人吴豪边解说边“盯锅”,话音刚落,金黄油亮的栗子酥就出炉了。热气腾腾的栗子酥被成员分发下去,一位奶奶咬了一口,眼睛就弯成了月牙:“甜得刚好,酥得掉渣。再来一个!”一屋子老人跟着笑起来,吴豪边递边保证:“管够管够,都管够!”

老少同乐

活动结束后,吴豪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扬大学子走进社区,与老人共同实践传统美味的制作技艺,更在协作与分享中传递节日关怀。指导老师说,本次活动让传统节日不再是“日历上的符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酥饼与菊茶。从课堂跟练到社区讲授,学子们把专业技能变成了传递温暖的文化桥梁,让“敬老”一词走出课本,变成了递茶时的温度、做酥时的细心,让重阳的“敬”与“暖”,由一份栗子酥、一杯菊花茶,落在生活的烟火气里,为同学们点赞。

校对 石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美食   重阳   羡慕   甜蜜   老人   成员   菊花茶   社区   酥松   奶奶   甜润   民谚   擀面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