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毒素超标200倍,可能导致性早熟!很多孩子上课都在用

前言

家长们注意了,央视报道说,孩子们平时上课用的球拍、跳绳,还有玩的球类,竟然有不少毒素超标两百倍,这可不是小事,长期接触很可能影响孩子发育,甚至导致性早熟。

超四分之一产品都有问题

现在孩子用的体育用品到底安不安全?为了把这事弄清楚,福建和宁波的质检部门联手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排查,工作人员跑遍了线上线下各种销售渠道,前前后后一共收集了112批样品。

从超市里的大牌货,到批发市场的便宜货,通通都有,本以为能让人放心,结果检测结果让人直冒冷汗,112批产品里,有30批不合格,差不多每四个就有一个有问题。

具体来看,球拍问题最严重,十个里面差不多六个都不合格,跳绳和球类也好不到哪去,而罪魁祸首,就是增塑剂。

检测结果让人后背发凉,有的样品里,增塑剂含量居然比安全标准高出两百倍,要知道,孩子每天上学都要拿着跳绳锻炼、握着球拍打球,长时间接触这些超标产品,日积月累下来,身体怎么受得了?

可能有人要问,增塑剂是什么?简单说,有了它,硬邦邦的塑料能变得软软弹弹,所以现在很多塑料玩具、用品里都加了它,可这东西对咱身体,特别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危害可不小。

增塑剂想钻进人的身体,办法多到让人头疼,孩子抱着玩具啃咬,闻着塑料散发的怪味,或者摸完塑料跳绳、球拍,没洗手就抓零食吃,这些日常小习惯,都可能让增塑剂悄咪咪地溜进肚子里,防都防不住。

偶尔接触一点,人体能慢慢代谢掉,但长期大量接触,危害就大了,对男孩来说,增塑剂会干扰内分泌,就像往身体里注入假雌激素,影响正常发育。

女孩则可能出现性早熟,小小年纪就开始发育,这些变化不仅会给孩子身体带来负担,心理上也容易产生困惑和压力,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社交和学习生活。

更严重的是,它不仅可能破坏生殖系统,影响以后生孩子,还会使孩子的免疫力降低,三天两头感冒发烧跑医院,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孩子莫名其妙变得多动、坐不住,还有肝肾这些重要器官也可能被连累。

看到这,家长们肯定气不打一处来,这些商家怎么敢拿孩子健康开玩笑?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怪。

有些黑心商家为了压低成本、多赚钱,专门挑最便宜的原材料,大量添加增塑剂,反正这些化学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普通家长根本分辨不出来,只要产品卖得便宜,销量就能上去,至于孩子健康,早就被他们抛到脑后了。

监管上的问题也很明显,现在的国家标准里,居然压根没规定球类、跳绳这些孩子天天用的体育用品,增塑剂含量到底该控制在什么范围,这就好比炒菜没菜谱,生产厂家想放多少增塑剂全凭自觉。

有些商家就趁机钻空子,再加上违法成本低,就算被查到,罚款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所以明目张胆。

家长要把好关

事情曝光后,市场监管总局马上行动,给问题企业发了整改通知,还说会持续跟进,但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光等着监管,自己也要学会火眼金睛,给孩子把好关。

买东西要认准正规渠道,别贪便宜在路边摊、小网店买,尽量去大超市、品牌专卖店,或者官方旗舰店。

这些地方对商品质量把控更严,出了问题也能找到人负责,比如买水杯,大超市不光要看厂家有没有基本资质,连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都要仔细查验,这么严格筛选下来,我们买到劣质货的可能性自然就小多了。

拿到东西别急着给孩子用,先翻过来看看包装,正规产品的产品名、产地、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都写得明明白白,要是包装上什么都没标,那十有八九是三无产品,赶紧放下别买,这种来路不明的东西,可不敢给孩子用。

看认证标识也得细致点,给孩子买玩具,一定要确认有没有3C认证,而且得留意认证是不是在有效期内,别被那些过期的旧标识糊弄了。

选文具的话,得看看是不是符合GB 21027 — 2020这个标准,这是学生用品安全的基本线,至于水杯、餐具这些天天接触食物的,材质必须是食品级的。

像常见的304不锈钢、合格的玻璃材质,或者标注了食品级的塑料,这样才能放心让孩子用,避免有害物质跑到食物里去。

那种颜色亮得离谱、图案花得晃眼,凑近还一股怪味的,直接淘汰,颜色太鲜艳说明染料没少用,刺鼻气味更不对劲,十有八九藏着不少有害物质,给孩子用可太不放心了。

挑跳绳、球拍的时候,手感也能看出门道,要是摸起来特别软,软得有点不正常,那可得多留个心眼,这种多半是加了过量增塑剂才变得这么Q弹,长期用肯定不放心。

真正靠谱的产品,摸着手感是结实的,不会松松垮垮,表面也打磨得光滑平整,没有毛刺和凸起,孩子抓握的时候才不会被划伤,用着也更安心。

还要注意材质,水杯餐具尽量选玻璃或304、316不锈钢的,安全又耐用,塑料的话,PP和Tritan材质相对安全,但PC材质的不能装热水,否则会析出双酚A,每次给孩子买新东西,一定要仔细看使用说明。

当然,也要教会孩子用完东西及时洗手,特别是玩过球类、跳绳之后,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摸完东西就揉眼睛、咬手指,手上残留的化学物质很容易进入身体,用流动水和洗手液仔细清洗,就能大大减少风险。

大伙现在就盼着两件事,一是赶紧把标准补上,给球类、跳绳这些用品的增塑剂含量划个红线,让生产销售都有章可循。

二是对那些违规企业下重拳,罚款就得罚到他们肉疼,罚到不敢再拿孩子健康冒险,还有不少人提议,得提高行业门槛,严格审查企业资质,把那些只认钱、没底线的黑心商家直接踢出市场,彻底断了他们坑害孩子的路子。

结语

孩子的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次曝光是个警钟,提醒我们守护孩子成长,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生产、运输、销售每个环节都盯紧了,才能把这些危害孩子健康的东西挡在外面,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育儿   毒素   央视   孩子   性早熟   增塑剂   球拍   球类   身体   产品   东西   材质   塑料   水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