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咱们一直在聊李嘉诚那点破事儿,琢磨他为啥宁愿低价给美国人卖港口,也不给咱中国企业。那分析来分析去,无非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资产在哪儿心在哪儿,他那点心思,就是见不得中国好。
但你再看看咱们这边,4月18号一早,我的朋友圈直接被刘强东的消息刷屏了!东哥一个短短七分钟的内部讲话,听得我一个朋友鼻头酸了好几回。你再看看网上,那评论区,好家伙,网友们一个个都“嘎嘎点赞”,那架势,恨不得给东哥抬进“配享太庙”的行列。上一次我瞅见资本家被老百姓这么爱戴,还得是那个要把95%利润分出去的胖东来于东来。
你说奇不奇怪?都是“东”字辈儿的,一个于东来,一个刘强东。于东来说要分出去95%的利润,东哥这边内部会直接喊话,京东做外卖,净利润谁敢超过5%,就撤谁的职!这5%加95%,正好100%!你说巧不巧?数字都对上了!而且,你见过这俩“东哥”同框出现过吗?细思极恐啊!开个玩笑,不过东哥最近这操作,确实是有点“强得可怕”。
“5%利润”的阳谋:东哥重新定义“赚钱”
先说说这个刷屏的5%利润红线。东哥在内部会上是咋说的?原话大概是这样:“做外卖,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赚钱的欲望,发挥三毛五精神,最多只准赚5%!谁敢多赚,要撤谁的职!”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激动坏了,觉得东哥这是要革外卖平台的命,要让利给商家和消费者。但也有懂行的哥们儿跑去扒拉上市公司财报,结果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全世界,你看好了,是全世界!光做餐饮外卖这门生意的公司,净利润能干到5%的,凤毛麟角,几乎没有!
啥意思?就是说,你以为东哥在说“兄弟们,咱们少挣点,意思意思得了”,实际上,这哥们儿是在说:“弟兄们,给我冲!咱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能挣钱的外卖平台!”
这就好比我对你说:“咱高考随便考考,别太累着,700分就够了!”你听听,这是人话吗?这是凡尔赛!
有人就说了:“MD,狗平台抽成抽那么狠,20%多,才挣这么几个点?骗鬼呢吧?”这就是典型的把“抽成”和“净利润率”搞混了。你想想,平台抽20%多,那里面大头是啥?是给骑手小哥的配送费,是给用户的各种补贴,是平台的运营成本、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七七八八扣下来,最后能落到兜里的纯利,真的没多少。
看看公开的数据,某团外卖,在国内市场几乎是垄断地位了吧?人家2023年的净利润率,财报上写的是2.8%左右,这还是从前一年1.1%慢慢爬上来的。那个纯做外卖的某了么,背靠阿里爸爸输血那么多年,到现在还没扭亏呢。
所以啊,东哥这个“5%红线”,不是说他不想挣钱,而是他太懂这行的水有多深了。他画的这条线,看似是“少挣钱”,实则是瞄准了行业天花板。他这波操作,高明就高明在这里:既赢得了民心,让老百姓觉得他“不像资本家”,又给内部定下了一个极具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全球领先的目标。
这蓝色聊天软件,怎么越聊越“红”?东哥这话说得,哪还有半点互联网大佬“何不食肉糜”的样子?越来越不像个商人,倒像个要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
不只是说说:东哥的钱都花哪儿了?
有人可能觉得,光说不练假把式。喊口号谁不会?但问题是,东哥是真金白银地往外掏啊!你算算今年才过去几个月,东哥已经宣布要干啥了:
砸100亿给消费者搞补贴。(外卖百亿补贴已经上线)
拿出超百亿给骑手兄弟们缴社保(五险一金)。
掏100亿扶持新品。
2000亿!用来采购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商品。
还要给几十万员工涨工资。(采销岗涨薪已经落地)
这还不算完,他还得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只招“品质堂食餐厅”),还得让小商家能赚到钱(早期入驻全年0佣金)。
我滴个乖乖,这哪是上市公司啊?这简直就是“上市公社”!股东们估计在电脑屏幕后面嗷嗷叫,但骑手兄弟们、小商家们、还有咱们这些等着薅羊味的消费者,心里能不美滋滋吗?
东哥这些操作,你用纯粹的资本家逻辑去解释,真的越来越难了。因为东哥对兄弟们的好,是刻在骨子里的。
五险一金,说到做到:早在2007年,京东还在为生存挣扎的时候,他就坚持要给第一个快递小哥缴五险一金。当时还有员工反对,想多拿现金,东哥直接拍板:“所有钱公司出!”坚持了17年,现在每年光退休的蓝领兄弟就好几千,未来五年每年会超过一万人!这些人退休后能拿到几十万公积金,每月还有平均5350元的退休金,医保全覆盖。东哥在朋友圈自豪地说:“这背后是上万家庭生活的保障。”他还公开呼吁:“所有快递员和骑手都应该有五险一金!今天中国几大平台的利润和市值完全可以支撑!”这话,直接就往某些同行的脸上抽。
骑手社保,加码再加码:进军外卖,东哥更是把这招用到了极致。2月19号宣布给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已经是行业首创了。没过几天,2月24号又加码:所有成本,包括个人要缴的那部分,京东全包了!骑手一分钱不用掏,到手收入不降反升!这消息一出,其他平台坐不住了,也赶紧出来表态说要跟进。你看,一条“鲶鱼”进来,整个行业生态都得被搅动。
收入要比县长高:东哥还有个执念,就是要让京东快递员的收入,比他老家宿迁的县长高。县长挣五千,快递员就得挣八千。公务员涨工资,快递员也得跟着涨。这哪是企业老板该想的事?这是古代豪杰、项羽那种“分封诸侯”的思路!
汝妻子吾养之:东哥还自掏腰包一个亿,搞了个“员工子女救助基金”。如果员工不幸发生意外,公司会负责把他们的孩子抚养到22岁。这话放古代,那就是“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妥妥的江湖义气。
对老乡亲,是真金白银地给。每年春节回宿迁老家,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一万块现金红包,这已经成了固定节目。今年还给小学时所有老师每人发了10万!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运钞车都出动了,比庙会还热闹。总价值超3000万!上一个这么干,名震全国的衣锦还乡者,还是西楚霸王项羽。
对消费者,是实实在在的“又好又便宜”。京东外卖上来就搞“品质外卖”,只跟有堂食的、评分高的餐厅合作,拒绝“幽灵外卖”。然后就是百亿补贴,1块钱喝奶茶,10块钱吃沙县。消费者能不香吗?
对小商家,是真心实意的扶持。外卖早期入驻全年0佣金,这等于白送流量。供应链上,东哥亲自带队帮工厂抠成本,一双袜子愣是省出3毛钱,对薄利多销的制造业来说,这可能就是救命钱。
这些事儿,你说他是作秀?一次两次可能是,但十几年如一日地干,每年真金白银几百亿地往外掏,这还能叫作秀吗?这叫战略,这叫格局,甚至有点“替天行道”的意思了。
东哥的底气:供应链才是核心竞争力
问题来了,东哥这么“败家”,钱从哪来?他凭啥敢这么干?难道真是家里有矿?矿是没有,但他手里有张王牌,一张他磨了二十多年的王牌——供应链。
早在十几年前,当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玩轻资产、烧钱抢流量的时候,刘强东就像个异类,一头扎进了又苦又累的自建物流和供应链体系。他反复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化物流成本太高,占GDP的比重是发达国家的两三倍。京东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个成本降下来。
你想想,20年前,我们国家GDP的20%都要耗在物流上。现在呢?降到了14.4%。这里面,京东绝对是功不可没的主力之一。
他是怎么做到的?往死里抠成本,但不是偷工减料那种抠。
前面说的那个袜子的例子,就是典型。东哥带着团队,不是让工厂用差料、降工艺,而是帮工厂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包装、提高效率。比如,面单上的字打小一点,一张纸省一半油墨,一单省三分钱;打包动作优化一下,效率提升50%;产线末端加张桌子,少搬一次货,又省几分钱。这种“分厘必争”,是建立在对整个链条的精细化管理上的,最终实现的是“多方共赢”。
减少搬运次数,缩短搬运距离。东哥说过,很多商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要被来回倒腾七八次。京东的目标是啥?优化到3次以内。怎么做?靠的就是“采、销、仓、配”一体化。东西从工厂出来,直接进京东仓库,再由京东小哥送到你家,中间环节大大减少。
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他们还搞了很多创新:比如“错峰处理”,利用物流分拣中心的闲时处理小件商品;比如“集单效应”,在一个地区深耕,把单量凑够了直接发车,减少中转;比如京喜自营搞的“类自营”模式,商家直接把货交给京东车队,跳过营业部揽收环节,成本从几毛降到几分。
用技术赋能,把“不可能”变“可能”。比如卖冰淇淋、鲜奶这种短保质期的冷链产品,以前B2C配送成本高得吓人,一单冰淇淋可能就要20块运费,而且送到手也不新鲜了。京东怎么搞?在快递站点建小型冷库(“站仓”),通过大数据预测需求,提前把货铺到离你最近的站点。这样一来,奶企直接发货到站,成本降了一半多,牛奶还能当日达。这背后依靠的是京东多年积累的供应链数据和技术能力。
库存周转,做到极致。京东自营的库存周转天数现在能压缩到30天左右,比以效率著称的沃尔玛、Costco还牛。要知道,京东管理的SKU(商品种类)是千万级别的,是后两者的几百甚至上千倍!周转快,意味着资金占用少、仓储成本低,效率高,最终商品价格就能更便宜。
看明白没?东哥之所以敢在外卖市场搞“0佣金”、“百亿补贴”,敢给几十万员工缴全额社保还包个人部分,底气就在这儿。他通过极致的供应链效率省下来的钱,一部分让利给消费者和商家,一部分投入到员工福利上,最终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员工有保障、服务更好 -> 消费者体验好、更愿意买 -> 商家生意好、平台规模大 -> 供应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 有更多钱投入员工福利和用户补贴……
这套逻辑,不是靠压榨骑手、克扣商家佣金来实现的。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硬刚美团,挑战行业规则
搞清楚了东哥的底气和打法,再来看他和美团的这场外卖大战,就更有意思了。
京东一入场,就没按常理出牌。上来就是“0佣金”和“五险一金”两板斧,刀刀砍在美团这些老玩家的痛点上。
接着,美团那边有点坐不住了。先是高管王莆中出来放话,说京东搞外卖是“狗急跳墙”、“围魏救赵”,还说要把京东那种“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东哥的回应是啥?内部聊天记录流出:“不要和人打口水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轻描淡写,格局拉满。
然后就是“二选一”风波。京东直接发公开信《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痛斥“竞对平台”搞垄断,强迫骑手二选一,导致骑手收入下降。信里那段排比句,火力十足:
“你可以十几年不为任何一名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你可以用强大的算法对骑手极尽压榨之能事;你可以长期对骑手事故率超过快递小哥三倍以上的安全问题置若罔闻;你可以在约60%以上门店都不赚钱的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但是当你今天竟然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对数百万名底层骑手们再次进行‘二选一’……你们忘了老祖宗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
这檄文一出,京东紧跟着就宣布:
被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给单量,收入不降!
全职骑手招聘名额翻倍,从五万加到十万!
骑手有对象,优先安排工作,搞“双职工”!
兼职骑手,京东永不搞二选一!
因为这事儿导致送餐慢了?对不起!超时20分钟以上,全部免单!
你看看这操作,是不是“杀疯了”?直接把竞争拔高到了“道义”和“民心”的层面。美团那边虽然辟谣说没搞“二选一”,但京东这封信一发,舆论上已经占了上风。
京东这一系列操作,核心逻辑就是:你美团不是靠极致管控、算法压榨、不给骑手交社保来降低成本、维持垄断吗?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我给骑手最好的待遇,给商家最大的让利,给消费者最实在的优惠和品质保障。我就不信,人心换不来市场!
这场仗打到现在,京东外卖上线才几个月,日订单量已经从0冲到了500万。虽然跟美团几千万的日单量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这增长速度,已经足够让对手睡不着觉了。
更重要的是,京东这条“鲶鱼”的出现,实实在在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京东宣布给骑手缴社保后,美团、饿了么也赶紧跟进表态。这就是良性竞争带来的好处。
AI、出海、助农:东哥的星辰大海
除了在国内卷外卖、卷低价、卷福利,东哥的目光也没闲着。
拥抱AI,但要用对地方:最近东哥跑到香港科技大学,密集考察AI、机器人、无人机项目。回来后,京东高管也说了,AI要深入应用到供应链、物流、零售场景,提高效率,但绝不能用来压榨底层兄弟。你看,连搞技术,东哥都带着一股“人文关怀”的味道。这和某些恨不得用AI把人全替代了的想法,境界就不一样。
出海再出发,供应链铺路:京东出海其实起步不晚,但之前不太顺利。现在调整战略,重新启用Joybuy品牌,在英国伦敦试点,加上之前在欧洲多国布局的ochama,明显是要加速了。京东出海的底气,还是那套“商品+物流+服务”的供应链模式。全球建仓,目标是打造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这跟那些只靠低价倾销的模式,又是两种打法。东哥自己也说了:“是否国际化,直接决定了京东未来的生死。”
家国情怀,关键时刻显担当: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不少外贸企业订单受影响,日子难过。这时候,东哥站出来了。京东宣布拿出2000亿,大规模采购这些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开设“外贸优品专区”,给流量、给渠道、给培训,帮这些企业渡过难关。这操作,不仅响应了国家“双循环”的号召,更是实打实地“中国人帮中国人”。对比之下,某些关键时刻只想着“跑路”或者“卖国”的,高下立判。
结语:东哥,卷出个新世界?
扒拉了这么多,你会发现,刘强东和京东最近这一年多,确实是“强得有点可怕”。
他好像突然“开窍”了,不再仅仅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而是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技术应该服务于人,还是奴役人?
他用近乎“偏执”的方式,坚守着对员工、对消费者、对合作伙伴的“好”。他把供应链这个“苦活累活”干到了极致,并以此为根基,去挑战行业旧规则,去撬动更大的市场。
他身上的那股草莽英雄气,那份“不服就干”的劲头,配上如今对社会价值、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和“觉悟”,让他在一众互联网大佬中显得如此“另类”而耀眼。
当然,京东外卖能不能最终打败美团?京东的国际化道路能否成功?这些都还是未知数。商业竞争残酷无情,光有情怀和担当是不够的。
但至少,刘强东和京东正在用行动证明:商业不只有冰冷的算法和无情的资本逻辑,也可以有温度、有道义、有担当。一个企业,完全可以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赢得更广泛的尊重。
或许,东哥和他卷起的这场风暴,真的能给这个内卷的时代,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卷出一个更公平、更健康、也更有人情味儿的新世界。
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强得“可怕”?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现在,他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你说呢?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