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3黄,医生不用忙”指哪3黄?立秋后常吃,养脾胃、润秋燥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话说立秋一过,这天儿就有点意思了。早晚的风里悄悄带上点凉气,可大中午的日头还晃得人睁不开眼,燥得喉咙发紧,手心也干巴巴的。老祖宗讲“立秋吃三黄,医生不用忙”,这话里头藏着过秋的智慧呢!三黄入脾胃,专治秋燥,今日咱们就说说这三样金灿灿的宝贝,再忙也要端上桌,助全家安稳入秋。

一、南瓜——润燥养胃的“金疙瘩”

南瓜啊,就是秋日餐桌上那抹最暖人心的金黄。它软糯甘甜,性子温和,里头藏着满满的β-胡萝卜素,到了身体里就变成护眼的维生素A,更能滋养咱们干燥的喉咙和胃肠黏膜。脾胃暖了,燥气自然就退了,秋天才过得舒坦。

推荐食谱:南瓜丸子红糖红枣燕麦汤

1. 备料:南瓜蒸熟捣成泥,趁热拌入糯米粉揉成不粘手的面团,再搓成小丸子。

2. 煮汤底:小锅里加足量清水,放入洗净的红枣和一把快熟燕麦片,大火煮开。

3. 下丸子:水沸后轻轻放入南瓜丸子,煮到丸子一个个浮起来。

4. 调味:加两大勺醇香红糖,搅拌到糖融化,香气飘满屋就关火。

5. 点缀:盛入碗中,撒一小把干桂花,那清甜气息直往鼻子里钻。

二、小米——脾胃最爱的“黄金米”

小米这金灿灿的小颗粒,古人称它“五谷之首”,养胃功力赛人参!它性子平和,最擅长补益脾胃之气,特别适合被长夏湿气和初秋燥气轮番折腾后疲惫的肠胃。煮开了花的小米粥,浮着一层浓稠的“米油”,那可是最养人的精华。

推荐食谱:红糖红枣花生小米粥

1. 浸泡:小米提前淘洗两遍,用清水稍稍浸泡半小时。

2. 煮粥:锅里加足量水烧开,下小米、几颗饱满红枣、一小把红皮花生仁。大火煮开转小火,盖盖慢慢熬煮约40分钟,直到粥变得浓稠软烂,米油都熬出来。

3. 加糖:关火前加入适量红糖,搅匀融化。

4. 增香:粥盛到碗里,抓一小把酸甜葡萄干撒在热粥上,温润香甜即刻入口。

三、土豆——低调平和的“地下金”

土豆,这土里刨出来的“金疙瘩”,是餐桌上最随和踏实的角色。它富含优质淀粉和钾元素,能温和地为身体提供能量,帮我们平衡秋燥可能扰乱的电解质。高钾低钠的特点,对呵护心血管也大有益处。初秋进补不宜大鱼大肉猛攻,土豆这样的平和之选,更能稳稳托住脾胃。

推荐食谱:西红柿土豆炖牛腩

1. 处理牛腩:牛腩切块后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烫去血沫,捞出洗净。

2. 煸炒:锅里放点油和一小把冰糖,小火炒成琥珀色的糖浆。倒入牛腩块翻炒上色,加姜片、葱段、少许八角桂皮炒香。淋入料酒、生抽、一点老抽炒匀。

3. 炖煮:加入去皮切块的西红柿和土豆块,翻炒几下,加热水没过所有食材。大火煮开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1-1.5小时,直到牛肉酥烂。

4. 收汁:最后加盐调味,开大火稍微收浓汤汁,撒上葱花,香味直冲脑门儿!

立秋之后,燥气渐起,脾胃需养。这三样质朴的黄色食物——南瓜润燥、小米养胃、土豆益气,正是顺应天时的妙物。无需珍馐海味,也不必昂贵补品,厨房里的这一抹暖黄,便是安稳入秋最踏实的底气。

记得那句老话吧:“立秋吃三黄,医生不用忙”,这口口相传的智慧,正是我们好好吃饭、守护家人的朴素道理。南瓜丸子在红糖汤里浮沉,小米粥咕嘟着氤氲热气,土豆牛腩炖得满屋生香——秋日的安稳,就藏在这三餐的烟火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养生   立秋   脾胃   医生   南瓜   牛腩   红糖   土豆   丸子   小米   红枣   小米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