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便秘成了许多人难以启齿的困扰。据统计,我国成人便秘患病率约为7%-20%,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便秘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却可能悄悄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平衡。
便秘并非简单的 “排便少”,医学上对其有着明确的判断标准。通常来说,若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两项及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 6 个月,就可能属于慢性便秘:
1、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
2、排便时感到费力,需要过度用力才能排出;
3、粪便呈干硬的块状,类似羊粪球;
4、排便后总感觉肠道未排空;
5、需要用手辅助才能顺利排便。
值得注意的是,便秘的症状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可能每天都排便,但过程异常艰难,粪便干结;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三五天才有便意,每次排便都像一场“持久战”。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肠道内代谢废物滞留,进而引发腹胀、食欲下降等连锁反应。
长期忽视便秘,可能会让身体付出沉重的代价。
1、皮肤问题
首先,肠道内堆积的粪便会不断释放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后,可能导致皮肤暗沉、长斑、痤疮等问题,影响外在形象。
2、肛肠问题
其次,长期排便费力会使腹压持续升高,增加直肠脱垂、痔疮等肛肠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3、心血管问题
更令人警惕的是,便秘对全身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对于老年人来说,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几率;而对女性而言,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盆腔充血,加重痛经等问题。
4、情绪问题
此外,研究发现长期便秘还可能影响情绪,使人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形成“便秘-情绪差-更便秘”的恶性循环。
1、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是肠道的 “清道夫”,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天摄入 25-30 克膳食纤维,多吃全谷物、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燕麦、芹菜、苹果等。
2、足量饮水:水分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结,难以排出。每天应饮用 1500-2000 毫升温水,尤其在晨起空腹时喝一杯温水,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唤醒肠道功能。
3、养成规律排便习惯:人体肠道有一定的生理节律,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如晨起或餐后,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尝试坐在马桶上,培养肠道的条件反射。排便时应避免玩手机、看书等分心行为,集中注意力,缩短排便时间。
4、适度运动:久坐不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便秘风险。每天应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5、保持良好心态: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抑制肠道蠕动,诱发或加重便秘。日常生活中应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① 容积性泻药(如聚卡波非钙):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这类泻药作用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少,但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才能发挥作用,适用于轻度便秘人群,尤其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人群。但长期使用这类泻药可能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
② 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软化粪便并促进排便,适合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优点是副作用少,缺点是过量可能引发腹胀、腹泻。
③ 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快速刺激肠道蠕动,起效快(几小时见效),适合临时应急,缺点是长期用易致肠道功能紊乱、药物依赖,不建议常规使用。
④ 中成药(如首荟通便胶囊):含何首乌、芦荟等成分,能益气养阴、泻浊通便,兼顾调理与治疗,适合气阴两虚型便秘,优点是标本兼顾,副作用相对较小;首荟通便胶囊贯彻中医的“以补治秘”理念,其含何首乌、阿胶等补益成分,能益气养阴,改善肠道动力不足、阴液亏虚导致的粪便干结;同时搭配芦荟等泻浊成分,在补养基础上通腑排便,既避免单纯泻下伤正,又通过补养恢复肠道自身功能,实现 “补其不足、通其瘀滞” 的双重效果,从根源改善便秘。
总之,便秘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通过了解便秘的症状和危害,做好日常的预防和调理,必要时借助中医 “以补治秘” 的方法,如使用首荟通便胶囊等,才能让肠道恢复健康,远离便秘带来的痛苦。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