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饭神器《一饭封神》,打穿了内容消费和线下体验

这种现象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实现了多方共赢:节目获得热度,餐厅获得客流,观众获得体验,平台获得活跃度。


作者 | 陆 娜(北京)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一饭封神》堪称2025年暑期档的「下饭神器」。各种大师名厨以及美食类话题人物,在节目上呈现的一道道招牌菜都让人垂涎三尺。节目的热播及其引发的线上线下联动,也最终形成广泛的社会化传播和消费转化。


与其他内容题材相比,美食内容天然具有大众参与度优势,高频、刚需、易分享。同时它依托于明确具体的线下场景,提供了可直接体验的消费入口。


《一饭封神》更是通过厨师人格化、餐厅坐标化、菜品可复刻化,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先天优势,把内容变成了可行动的指南。


节目中来自上海、北京、广州、香港等各地的主厨,不仅凭借专业技能征服观众,更在综艺的群像塑造和赛制冲突之下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质,成为连接内容与用户的桥梁。


小红书等线上社区则用repo文化、互动机制、垂类流量,让这种参与感有了落地的土壤。大厨们也主动走进社交广场,在网络上实时冲浪「活人感」十足,社区中高频的美食社交也增强了粉丝粘性和线下打卡意愿。


观众不再满足于看节目流口水,而是走进餐厅、复刻菜品、和个性鲜明的厨师们互动聊天,最终形成综艺内容、社交讨论、线下消费、二次创作的完整生态。近期随着主厨们的跨城煮演落地现实,更多观众也能更即时奔赴这场美食江湖。



节目引发的连锁效应说明,优质内容应该追求的不是单次消费价值,而是能否激发广泛的社会化参与和线下转化,最终实现内容消费到文化现象的跨越。


米其林大厨变身8G网红


「David还有5秒到达战场,最晚不超过明天早上八点。」因为近来频繁活跃在社交媒体且直言不讳,米其林大厨黎子安David成为了8G冲浪网友的线上密友。


观众前脚晒出《一饭封神》复刻菜,他后脚闪现好评,甚至有人凌晨发笔记犀利吐槽也被其秒赞。网友打趣道「他怕是发现小红书比Instagram有趣多了」,评论区纷纷附和「毕竟一直在深夜批作业」。


黎子安是连年入选亚洲50佳餐厅Neighborhood的创始人兼主厨,烹饪风格多是酒馆菜。近期因其在综艺《一饭封神》中的表现圈粉无数——做菜时有条不紊、灶台始终整洁,菜品充满创意口味一绝,后采时却微醺感十足,有着「无所谓」的松弛感。李诞更是赞誉道:看David做饭赏心悦目,这个人和他的菜都像艺术品般值得一见。


《一饭封神》中不仅展示了大厨们实力雄厚、代表的不同菜系和流派,充分鲜明的个性特质更是呈现重点。和黎子安一同参加团队赛的大厨曾怀君、董嘉琪Tiffany,以及新生代F4等厨师也都备受观众喜爱。



在辣味对决环节,川菜大厨曾怀君在十几种辣椒里游刃有余,数十年灶台经验让她摸清每种辣椒的脾性,调制出勾人的烧椒酱。她懂川菜重油的特点,却不固守,以开放心态与团队默契配合,爽朗笑声和直率性格,更让人过目难忘。


从曾怀君玩转辣椒时的从容通透,到黎子安做菜时啤酒在手的松弛随性,再到帅主厨的真性情和精益求精,都让这场美食对决成了鲜活的大厨性格图鉴。而小厨阵营中,无论是燃少的激情热血干劲十足,还是狮城黑马的稳健专注、山野里的哼哼的浪漫巧思,也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种群像塑造的方式,让大厨们成功破圈成为红人,不少人顺势新注册了社交媒体账号,与网友分享做菜心得、回应粉丝疑问,进一步吸引食客前往打卡。


例如,曾怀君在评论区被问「烧椒酱啥时候能量产上链接」 时,一句「下周可能会上架噢」瞬间收获300+点赞;INFP人格的黎子安被网友调侃「大厨是酒醉的蝴蝶」时,他也会第一时间冲到评论区互动;帅小剑因为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自家餐厅门口,更是成为了网友打卡的icon……


近期,包括帅小剑、曾怀君、董嘉琪Tiffany、杨艳彬等主厨们更是开启了多次线上直播连线,以餐厅经营战为单位的团队也再度在线合体与网友唠嗑。甚至还有粉丝针对其直播进行亮点汇总,发布的笔记累计有上千条点赞评论。



在这些更日常的互动中,大厨们褪去高高在上的光环,成了有梗的网络密友。直播问有人怎么做好鲈鱼,黎子安先玩笑答「得先切到自己的手」,后进行了步骤详解;顺德菜大师林潮带则积极在社交媒体更新各式粤菜烹饪秘籍,喊出「跟着潮哥学做菜」。


皆可参与的美食江湖


大厨们的鲜活互动不仅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更点燃了社区讨论的热情。网友们顺着节目脉络延展话题,从复刻菜品的细节交流,到玩梗造梗趣味互动,也让综艺的热度在双向互动中持续发酵。


「敲balance的邵师傅猪扒饭一点也不heavy!」不少去到香港打卡原版猪扒饭的美食爱好者们在互联网社区内发布笔记分享道。


在《一饭封神》其中一期的餐厅经营战中,关于港式猪扒饭是否应该加木姜子的辩论从节目蔓延到社交平台,网友们或是前往邵德龙的红棉餐厅打卡原版,或是在家中复刻同款。


作为美食垂类的重要阵地,小红书从一开始就因详细的做饭教程吸引了大量用户,这里的「活人感」和互动氛围,与美食分享的调性高度契合。


而节目中呈现的菜品,无论是高大上的餐厅招牌菜,还是带有烟火气的家常味,相较于侧重宏观风味的作品都更具可复刻性,激发了观众的动手欲望。



观众看完节目,既能按图索骥找到餐厅打卡,也能跟着大厨分享的技巧在家复刻菜品,颇有当年「跟着陈晓卿吃遍全国」的风潮,却又多了一份亲自动手的参与感。


曾怀君的烧椒鲈鱼、黎子安的惠灵顿蘑菇、光头伙夫的炭火炒饭等菜品刚在节目中亮相,就引得万千食客纷纷将自家厨房变成第二现场,小红书上的复刻笔记如潮水般涌现。


陈妍希作为嘉宾参与了《一饭封神》餐厅经营战录制并品尝过帅大厨的红烧肉后也「念念不忘」,在节目后复刻了同款下饭红烧肉,并贴心附上具体步骤。这种分享与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的线上美食共创,进一步强化了用户与节目的情感连接。


在小红书更新用餐反馈,也区别于大众点评等更偏向消费决策类的应用,更像是社区里的美食社交。


用户去餐厅打卡后从来不是简单的好评或差评,而是带着细节控特质和交流属性。有用户会在笔记里详细记录「帅帅家红烧肉的肥瘦比例」、「曾师傅钟水饺的辣度层次和外皮厚度」,甚至不少人以节目入选大厨的所在餐厅为list在持续更新黑红榜笔记,评论区讨论动辄上千条,不少人也借机收藏了许多其他城市的待打卡餐厅。


节目里诞生的梗,很快也在小红书的评论区流行开来,成为大众参与讨论的催化剂,演变为朋友聚餐的口头禅。


有人会模仿裁判Vicky点评菜品时强调「这道菜balance没拿捏好」,复刻失败会自嘲「我的结果也是大腚(待定)」;连外卖备注都有人学燃少写道「麻烦把辣度打穿一点」,「把味道做垂直」。



后来有网友发现,燃少此前是华为食堂的行政总厨,也顿时明白了那些餐饮黑话怎么来的。燃少直播时直面恶评、拒绝内耗的正能量状态,也让他圈粉无数。与网友积极互动的同时,燃少近期也在不停歇地去节目上各位大厨的餐厅学习打卡更新笔记,沟通下一步合作可能。


从屏幕到餐桌的美食传递


这届网友不止于观看大厨们手起刀落、嘉宾们吃得香气扑鼻,自己也要在餐桌上真切感受到色香味俱全。从第一期上线以来,观众们就忍不住开始打卡参赛厨师们对应的餐厅,带动了相关餐厅客流量与营业额显著增长。


其中,成都「光头香辣蟹」在美团上的搜索量已经突破28万次,同比猛涨8倍;来自厦门的燃餐厅在大众点评上的曝光量直接飙升200%,7月的收藏量环比更是暴涨1123%……


节目中大厨阵营的帅小剑,近日更是发小红书称,由于《一饭封神》太火了,其开设的餐厅「帅帅精致家常味」突然迎来二三十倍于以往的客流,睁开眼,就是大众点评上几百个预定,店里两个电话从早响到晚。为了不伤害客人的用餐体验,让这次泼天流量不要成为杀器,帅小剑和团队也在加紧调整。


这种高参与感,根植于国人对美食的天然热忱。「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日常刚需,更是全民社交语言。对美味的本能向往,让大众天然愿意参与美食话题,这是《一饭封神》能快速撬动全民热情的根基。


其次,高参与感也离不开节目搭建的江湖体系。从最初16位米其林、黑珍珠主厨代表的殿堂级大厨,与84位餐饮新秀、街头摊主、非遗传承人、网红厨师代表的市井小厨的对抗,就天然带着戏剧张力。随后的大小厨团队战、超市复活赛、餐厅经营战更是取材于现实,让观众总会不自觉地代入情绪。


更关键的是,节目埋下了无数可触碰的坐标。它不执着于地域风味的宏大叙事,而是把镜头牢牢锁定在「厨师+菜品+餐厅」这三个最具体的可查找的维度上。


无论是帅晓剑在上海的 「帅帅精致家常味」、曾怀君执掌的广州米其林一星 「宋・川菜」、黎子安的亚洲TOP50餐厅Neighborhood,还是陈晓东的跃・Yue 现代粤菜料理……大厨们在节目上每一道出圈的菜品都能精准对应到现实中的餐桌,每一位让观众记住的厨师都有可寻迹的主场。


为承接这股流量,美团团购也上线了「一饭封神」专区,加大同款餐厅、同款美食的推广,以及本地优质美食平替的推介。餐厅顺势而为,线上通过美团首发节目同款团购新品,线下通过多元场景满足消费者多样体验。



一条从屏幕种草到线上线下打卡的消费链路已经形成。台上,来自各地餐饮企业的主厨们,横跨新湘菜、大排档、粉店、法餐、海鲜等多个品类,在输赢比拼中尽显美味魅力;台下,市民游客纷纷扎堆团购同款美食。


而《一饭封神》对菜品故事的挖掘,则让打卡行为超越了尝鲜本身。当观众了解到帅晓剑为了红烧肉的口感研究了25年,知道曾怀君对辣椒的理解来自30年灶台经验,他们吃到的就不只是一道菜,而是有着更丰富情感附加值的线下体验。


如今,《一饭封神》的主厨们还相继开启 「四手联弹」「八手联弹」等跨城煮演:广州场集结本地的「跃」、深圳「avant」、成都「福满楼」,上海「obscura」四地名店,连开三场、场场爆满;上海有化学系靓厨与摩登家常菜主厨的创意合作;宋·川菜旗下餐厅也邀来曾怀君客串,携手游牧小厨推出联名菜品。


从线上玩梗复刻,到线下跨城赴宴,这场由综艺点燃的美食江湖,早已没有观众与主角的界限。人人可追更互动,可复刻尝鲜,可奔赴现场,在烟火气里,共赴一场属于所有人的美食之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5

标签:美食   封神   下饭   神器   内容   大厨   餐厅   节目   主厨   观众   社交   网友   大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