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美债257亿、还剩多少呢?人民币、黄金、美元谁有投资价值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继续大幅减持2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0亿元)美国国债,还剩7307亿美元,是美国的第三大债主;日本持有美债11514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债主;英国持有美国国债至8993亿美元,是美国第二大债主。

全球央行持续的“购金潮”:这是金价持续上涨最核心、最结构性的驱动因素;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各国央行正在大规模增持黄金,目的是:去美元化/资产多元化: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战争后欧美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和美国的金融制裁。

黄金的战略投资价值如下:

黄金的货币属性回归:央行将黄金视为终极的国际储备资产,信任度远超任何主权信用货币。

黄金是零息资产,持有它没有利息收入。市场利率(特别是实际利率)下降,会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提升其吸引力。

美元走弱: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走弱,而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意味着用其他货币购买黄金更便宜,推高需求和金价。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危机、全球主要国家大选年等,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动荡时期会受到追捧。

对全球债务和法定货币信用的担忧:全球政府债务水平屡创新高,投资者对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可持续性和法定货币的长期购买力感到忧虑。黄金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其物理属性和稀缺性提供了对抗货币贬值的“保险”。

美元的系统风险如下:

当美国财政部发行大量新债,而美联储通过印钞购买(即量化宽松)时,本质上是在将债务货币化。这增加了美元的供应量,如果商品和服务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应量,就会导致美元内在价值稀释,即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

美元的价值根基是信用,即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有能力且有意愿偿还债务的信心。当债务规模(已超过37万亿美元)持续攀升且看不到收敛迹象时,这种信用就会受到质疑。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息(收益率)来补偿他们承担的更高风险,这会加剧美国的利息支出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是与沙特等产油国达成的“石油只能用美元交易”的协议。但如果美国自身成为能源出口大国(页岩油革命)且制造业空心化,它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减少,其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会下降。这为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欧元)进入能源交易领域提供了机会;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就是明证。

美国政府的利息支出已成为财政预算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如果因为通胀卷土重来而迫使美联储再次大幅加息,或者全球投资者因信心不足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美国的债务融资成本将急剧上升,毋庸置疑会引发财政危机。

俄罗斯、伊朗等国因受制裁而积极寻求替代货币;中国则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CIPS系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为了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和避免美国金融制裁的风险,也在进行“去美元化”的尝试;美元其份额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这些因素正在缓慢但确凿地侵蚀美元价值的根基(信用)、减少全球对美元的刚性需求(贸易结构变化)、并为替代方案的出现创造条件(去美元化);这是指向一个 “温水煮青蛙”式的长期衰落过程——美元可能依然很重要,但其绝对主导地位和币值的稳定性将大不如前。最终,这会导致全球融资成本上升,并削弱美国通过美元享有的“过度特权”。

人民币的战略价值如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数据确实显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G7国家的总和,通常在30%左右甚至更高;这一核心事实对人民币国际化和投资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由“贸易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渐进过程,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和贡献为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巨大的贸易量为人民币提供了天然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和提高结算效率,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例如,中国与俄罗斯、沙特、阿根廷等资源型国家的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显著上升,这直接扩大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份额。

各国央行在配置外汇储备时,首要考虑的是该货币所代表的经济体的稳定性、规模和流动性。中国经济的持续贡献和影响力,使人民币资产的“保值增值”属性增强;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人民币权重上调至12.28%,位列第三,这本身就是对中国经济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官方认可,鼓励更多央行增持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

为了容纳全球资本,中国正在不断开放其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的“沪伦通”、“深港通”,债券市场的“债券通”,贵州茅台大涨与外资重仓息息相关,当然还有巴菲特重仓的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等等);中国国债相继被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如彭博巴克莱指数、摩根大通指数),这迫使全球追踪这些指数的被动基金必须配置人民币资产,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结构性的需求。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平台,中国向外提供贷款和投资时,有意识地推动使用人民币;这有助于在参与国之间形成一个使用人民币进行融资、采购和结算的闭环生态系统。

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强引擎。它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基础,迫使全球金融体系必须更多地接纳和适应人民币。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但进程将是渐进的、曲折的。

人民币资产已经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提供的增长潜力和收益差异具有独特吸引力。然而,它并非“无忧资产”,投资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管理好其中的地缘政治、宏观经济转型和政策波动风险。

总结,美元毋庸置疑在走下坡路,美国巨额债务不得不以债养债,这加速了美元的衰败,美元没有战略投资价值;人民币无疑在走上坡路,对美元汇率大趋势也持续上涨,和美元比,无疑更安全、更具备战略价值!

黄金持续大涨,短线毋庸置疑具备一定风险,但长线看,纸币自诞生以来,成为废纸是它的最终归宿,从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看,这一规律还没有例外!因此,黄金长线价值非常高、甚至无可替代!

特别提示:文章内容仅为分析研究股市,非个股推荐,不构成买卖操作之依据,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尊敬的朋友,非常荣幸您看完本文,请点赞,谢谢!请用您的发财手关注文曲塘,也欢迎到我的首页看看,“专栏”有很多实用的财经研究资料!



#持有美元好还是人民币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中国   人民币   美元   黄金   美国   货币   全球   资产   债务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