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民日报》主编马立诚:否认南京大屠杀,在香港被路人暴揍

“若铁证如山都不能证明侵略和屠杀,那究竟什么才是真的?”

今年的暑期档,因为《南京照相馆》、《731》电影的影响,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悲剧,又一次成为大家的话题中心。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亲日言论引公愤

提到南京大屠杀,就不得不说这个直接全盘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人物”了。

2009年,马立诚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叫《对日关系新思维》。

文章中,他直接否认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认为日本道完歉后,问题已经解决了。

反倒是国人应该反思,不要一直拘泥于过去,还觉得亚洲是一个荣誉共同体。

当时这篇文章一经发出,全国都“沸腾”了。

所有人都在骂马立诚,说他出了趟国,就变成日本人的走狗了。

要知道,那时的马立诚担任了《人民日报》主编这一身份,在全国也算很有话语权了。

而他竟然公然支持日本的恶行,这件事情后来也越闹越大。

眼见事态不对,《人民日报》立即开除了马立诚。

自此之后,马立诚便成了人人喊打的汉奸。

而这还不是马立诚第一次发表这样的言论。

早在2004年,马立诚就发表过《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的文章。

光听文章标题,就已经知道马立诚又在捧日本的臭脚。

但是在当时,舆论还没严重到全国都在骂他,这件事也就慢慢被淡忘了。

一直到2009年,马立诚那篇丧尽天良的文章发表,才被大家想起。

在这之后,被辞退的马立诚觉得日本能够收留他,就火速逃往了日本。

确实,日本一开始觉得他还有点利用价值,比较欢迎马立诚。

甚至邀请马立诚去东京大学演讲,当然,演讲内容还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捧一踩一。

演讲之后,马立诚又觉得自己不得了,认为自己简直就是推进两国友好交流的关键人物。

开始在日本自大起来,没过多久,他就因为太过嚣张,被日本驱逐出境了。

无家可归的马立诚,又灰溜溜的逃往了香港。

那时的马立诚,即使已经被日本驱逐出境了,他还是觉得日本没错。

转头就在香港发表他的“愚蠢言论”。

然而,这次,马立诚就不只是驱逐出去那么简单了。

某天,马立诚的亲日言论被香港爱国青年得知了,他们对此感到非常气愤。

就在一个深夜,给马立诚套了个麻袋,将他狠狠揍了一顿。

这一消息传到大陆,网友们纷纷表示打得好。

大家为什么这么气愤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南京才子的堕落

因为马立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本地人。

马立诚1946年出生在南京,而此时,距离南京大屠杀过去甚至还不到十年。

据了解,马立诚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对对书本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了。

凭借多年来的阅读习惯,他一举考上了武汉大学。

讽刺的是,马立诚考入的还是历史系,或许当时也没人会想到未来的马立诚会变成日本人的走狗吧。

因为成绩优异,再加上马立诚犀利的文笔。

他刚一毕业,就当上了《中国青年报》的评论部副主任。

后来更是被《人民日报》看中,直接当上了主编。

凭借文笔成就事业的马立诚,更是比普通人了解文字的力量。

1985年,马立诚还在工作之余写了一篇叫做《交锋》的长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揭露了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关联和内幕。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当时,迅速在国内火爆,他也因此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后来他又在1998年,出版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的文章,直接在当时成为了知名学者。

可惜没过几年,马立诚就开始变了。

温水煮青蛙的阴谋

2002年,马立诚受邀去日本参加中日文化交流活动。

日本为了显示重视程度,用最高规格接待了马立诚:

不仅专车接送马立诚,还给他订了五星级酒店的房间和米其林高档饮食。

当时的马立诚哪受过这种高规格对待,估计心里都有点模糊了。

被高级对待后,马立诚被邀请参加关于 “南京大屠杀”的学术讨论。

然而,他们只是打着学术交流这个幌子,来给马立诚洗脑。

因为,他们一开始说的就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学术争议”,而不是完全确定了这一历史事件。

学术会议刚开始时,马立诚还坚定的认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维护施暴者。

面对这样的态度,日本学者选择不再正面反驳,反而让马立诚在日本待一段时间再走。

马立诚虽然在当时有一点疑惑,但是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就同意了这一请求。

在日本停留的这段时间里,日本学者先是带着马立诚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

在交流会现场,日本学者又给马立诚展示了日军给中国孩子们发糖的照片,随即又展示了其他“温馨场景”。

试图通过这些照片,让马立诚的态度软下来。

还谎称南京大屠杀现场根本没有30万人,中国是在夸大这一行为。

甚至大言不惭的告诉马立诚,关于南京大屠杀残留的照片都是假的,是有人故意摆拍的。

对于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洗脑模式,说马立诚的态度一点都没有转变是不可能的。

最后,日本学者还“好心”的提醒马立诚,告诉他只需要换一个说辞,就可以保他衣食无忧。

面对重重“糖衣炮弹”,马立诚果然动摇了。

回国后,日本依旧软磨硬泡的给马立诚“甜头”,让马立诚觉得是应该报答一下日本了。

最终,马立诚彻底成了日本的走狗。

结语

马立诚从《人民日报》主编沦落到人人喊打的汉奸,这个转变令人深思。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竟然被日本的糖衣炮弹轻易收买,否认自己家乡发生的惨案。他的遭遇告诉我们,立场问题没有中间地带,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坚守底线。任何试图美化侵略、否认历史的行为,都将受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参考文献:

1.环球网:《马立诚: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2015-11-26

2.经济观察网:《马立诚:交锋三十年(1)》-2008-11-14

3.中国青年报:《北京部分学者质疑对日“新思维”》-2003-9-2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历史   人民日报   路人   马立   日本   学者   南京   文章   中国   新思维   走狗   中国青年报   香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