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刻石》的刻字法为秦代古法


乙巳 • 五月廿四

文 | 返吾老人



关于“采药”刻石制作方法的补充

“采药”刻石的年代下限在东汉——刻字技术的证据

昨天推出了《关于“采药”刻石制作方法的补充》一文之后,张驰兄马上送来了他在陕西考古博物馆拍摄的秦始皇地宫遗石(见董珊:西安阎良发现秦铭刻石新考)铭文石面大图。铭文释文见董珊论文,不录。

此石近长方体,石灰岩青石质,通体有凿痕,长2.11米、宽0.69米、厚0.6—0.62米。底部及两侧阴刻63个小篆文字。此石证明秦人采石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此石下面称《阎良刻石》。

《阎良刻石》的特点是刀痕宽度均匀,两侧有崩落,刻划底部有明显横纹为每次进刀所留痕迹。这就确认了其刻制方法就是笔者所指出的用平口刀入石的刻制方法。

单刀刻字法示意图。


《阎良刻石》铭文照片,张驰提供,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将《采药刻石》与《阎良刻石》照片直接比较,刻制方法的一致性是非常清晰的,包括一些因石面不平而作的应急处理,效果也非常接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照片来看,一些竖向的长笔画,《阎良刻石》视觉效果与《采药刻石》类似笔画,视觉效果几乎完全一致。如《阎良刻石》的“施”和《采药刻石》的“大”。

《阎良刻石》与《采药刻石》的比较。


《阎良刻石》的“施”字与《采药刻石》“大”字的比较。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采药刻石》刻字所使用的,就是秦代的工具和方法。


剩语

《采药刻石》一经公布,学界产生了各种疑问,本是正常的。首先必须承认,对古人的世界,我们所知实在是太少太少,新发现的东西会带给我们新的知识。而用已知去否定未知,是傲慢与盲目。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的是,任何一件无依无傍的古迹,逻辑上是不能证明其为真的,但任何一个坚实的反证,却可以否定其真实性。可惜疑古派至今没有能提供任何的铁证,仅仅陷于自己预设的判断之中。

目前看来,基于原石本身的文字释读是支持刻石可靠性的。张驰将“廿六”最终落实为“卅七”,确定了纪年的无误。昆仑的“仑”字从“阜”,《说文》虽不载,但符合《说文》的“六书”中的形声字原理。本文则证实了《采药刻石》的刻字工具、方法都符合秦代古法。虽仍不足以百分之百地证明其为秦刻,但怀疑其为用现代电动工具制作的,是否可以释疑了?

幸运的是,在不断的求证过程中,笔者也学习了不少新的知识。本文或是笔者最后一篇关于这一话题的推文。而对相关话题更多的讨论,或将写成学术论文正式发表。






李跃林 自号返吾老人。物理学博士、美国阿岗实验室研究员、北美四海书院院长。



| 物理 | 书法 | 读书 | 诗词 |

| 创作 | 教育 | 交友 | 篆刻 |




欢迎来返吾庐清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历史   秦代   铭文   方法   笔者   陕西   制作方法   笔画   照片   视觉效果   形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