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月薪五千,竟敢背价值五万元的爱马仕!
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能力都这么强吗?
实则,恰恰相反。
与其花几万块当冤大头,不如花小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明知道商品是假的,依旧争先恐后地购买。
不过,你真的以为捡到“宝”了吗?
其实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早已踏进了一个利润能翻2400%的坑!
从鞋子、手表,再到化妆品、日用品,假货漫天飞,利润高得令人瞠目结舌。
那么明知是假货,为何消费者还是会前赴后继争相购买呢?
“假货”,就像是永远打不完的“地鼠游戏”。
这边刚敲下去一个,那边又冒出来俩,如“雨后春笋”一般,一茬接一茬。
其实这些假货之所以源源不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昂的利润在后面撑着!
成本价几十块的衣服、商品,售价竟直接翻百倍!
例如几年前有个直播卖假货暴雷的事情,原本50块的衣服居然能卖到800块,实在是太离谱了!
关键是,明知是假货,消费者争先恐后地购买。
这些假货看起来和正品没有任何差别,但成本却是正品的一半还不到。
衣服的成本是正品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但经过主播一吆喝,竟然能卖到成本的几十上百倍。
某个案件搞到30万件假货,价值近2亿人民币,单日就能赚9万块。
只要罚款跟不上他们的挣钱速度,即便被查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正因如此,所以假货风气只增不减,从来就没有真正地消失过。
除了衣服,鞋子更是假货的重灾区。
提到“假鞋”,福建莆田绝对是高仿运动鞋的“产鞋基地”。
那里的假鞋卖得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凡是市面上有的鞋型,都能在这里找到!
并且福建莆田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生产线、工厂,掌握了不少技术和售卖渠道。
那些高仿的假鞋细节和真鞋并无差别,看得人眼花缭乱。
成本几十块的东西,弄点防伪标签和包装,摇身一变价格直接翻了好几倍。
连包装盒的材质、防尘袋的抽绳、说明书的字体,甚至连专柜票据上的油墨味儿,都模仿得非常到位。
因此,很多假货都可以以假乱真,即便是专柜的柜姐,不拿放大镜看都未必能分出真假。
许多商贩即便打着“我就是卖假货”的招牌,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倘若运气不好,被抓了也就是罚个几万块。
不过罚金与他们的假货利润相比,不过是毛毛雨。
所以即便是顶着被抓的风险,卖假货的老板们依旧卖得乐此不疲。
除了利润惊人之外,市场需求也占了一部分原因!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
走在大街上、地铁上,挎着上万块奢侈品包包的人越来越多。
无论从款式、还是材质,都看不出什么差别。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里批量购买的。
经济下行的年代,大家都这么有钱吗?
动辄上万块的包包,说买就买,真是“壕”无人性!
其实并不是有钱人变多了,而是假货、高仿越来越放肆了。
老话常说“先敬罗衣后敬人”。
第一次见面想要留个好印象,必然要从穿着打扮入手。
有一个奢侈品包包,肯定能为自己加分不少。
而商贩恰好抓住了消费者的虚荣心理,专门做一些价格不高、但却能以假乱真的奢侈品。
卖东西的人数钱数到手软,买东西的顾客心理活动也格外精彩!
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受害者,而是明知假货依旧买单的人。
自从经济开始下滑后,许多人都开始省吃俭用,过上了消费降级的生活。
购入一个奢侈品包包得花掉几个月的工资,但假货却能以假乱真,并且价格还不到正品的三分一!
花更少的钱,既有了里子又有了面子。
许多人买假货,根本不是为了耐用,主要就是为了LOGO能给自己带来点虚荣。
拍拍照,发个动态,它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当然并非所有买家,都是心甘情愿地购买假货。
现在想买个货真价实的正品,要么去官网、要么去官方实体店。
除此之外,市场上全是一些卖假货的商家。
各种购物平台,早就不是简单的“网购天堂”,而是冒牌货的“大本营”。
商家们打着降价促销、工厂源头的旗号,卖着成本只有几十块钱的商品。
市场里满是被坑的消费者,发现买到了假货也无处维权,各种流程慢得让人抓狂。
老板一句“我的错,我错了”,就能瞬间把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结果消费者坏了心情、浪费了时间,最终只能自认倒霉!
在国内生产假货,再搞一套海外物流信息和海关凭证,瞬间就变成了“海淘正品”。
看到那些便宜得跟白菜一样的“假货”,你会忍不住想买吗?
比奢侈品造假更可怕的,是渗透餐桌的冒牌食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过几起典型案例:
广东深圳徐某销售的“清宫御酒”非法添加西地那非,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浙江温州某公司雇佣假专家向老人推销保健食品,利润远超650%。
此外,几块钱成本的假洗衣液装入回收瓶,贴防伪标识后以99元套装售卖,半年销售额破百万。
除了城市外,农村与校园周边更是重灾区。
“三无”食品仿冒知名品牌包装,假货满天飞。
“六个核桃”变“六大核桃”、“康师傅”成“康帅傅”,“纯牛奶”变成了“纯牛马”!
通过低价倾销占领下沉市场,假货的品质卖的却是真品的价格。
随着线下农资市场监管趋严,不良商家也纷纷转战直播平台。
除了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还将“黑手”伸向了田间地头!
正规粮食种子20元一包,网上杂牌标价5元一斤。
利用农民的贪便宜心里以好充次,最终还要农民承担后果。
粮食种子都能作假,还有什么是不能造假的呢?
最可恶的是,竟然还有黑心商贩卖“冒牌化肥”,利润更是超过十倍。
身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准正品防伪标志。
毕竟购买正品不仅是为自己的健康考虑,同样得到了售后保障!
假鞋穿不出品味、假表撑不起身份,假食品则可能危及生命。
正如品牌方维权总监所言“正品的价值不仅在工艺,更在背后的品控与责任。”
当我们拒绝为假货买单时,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在挤压灰色产业的生存空间。
毕竟,真正的体面从不需要假货包装,而是从内而外的自信和坦然...
对于为“假货”买单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