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冤狱结束了!中国芯片领域顶级专家张浩,如今终于得以解脱

2024年7月4日,一架从旧金山飞往天津的航班缓缓降落。走出机场的男人,穿着一件磨旧的灰色冲锋衣,袖口已经发白。他叫张浩,曾是美国FBI逮捕名单上的“经济间谍”,如今是中国芯片领域最核心的技术专家之一。他终于回来了,带着一纸和解协议,也带着九年冤屈的沉重回忆。

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5月16日,张浩和妻子范莉萍刚下飞机就被FBI当场逮捕,美国司法部网站挂出一份32页的起诉书,指控他涉嫌经济间谍与窃取商业机密。这场突如其来的抓捕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张浩到底从美国“偷”了什么?而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打破封锁、走出九年“囹圄”的?

张浩1979年出生在湖南农村,从小就爱鼓捣电子设备。小时候他用废旧收音机做线圈听摩斯密码,那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将来要搞科技。后来一路考进天津大学,主攻电子工程。2006年,他在南加州大学拿到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专攻一种叫FBAR的滤波器技术

这种技术看起来冷门,实际却是现代通信的核心。手机、基站、5G设备,几乎都离不开它。那时候全球能做这项技术的公司,不超过五家,美国的Skyworks和Avago就是其中两个。

拿到博士后,张浩先后进入Skyworks和Avago工作,都是做射频滤波芯片。几年后,他拒绝了绿卡和高薪回国,2009年正式入职天津大学,教书育人,带学生做实验,还经常亲自动手焊芯片。

2011年,他和同学庞慰合伙创办了诺思微系统公司。没有投资人,他们抵押房产筹钱;没有厂房,他们用实验室的紫外灯杀尘三个月。最困难的时候,账上只剩两万块,张浩去食堂赊了半个月盒饭,把省下的钱买了台二手光刻机。

就这么硬啃出了第一批国产滤波器样品,并在几年里拿下了200多项专利。2012年,美国Avago的高管里奇·卢比亲自飞来天津大学参观,看了实验设备和样品后提出收购。

张浩没同意,说技术不卖。对方走后不久,一封举报信就送到了FBI手里。举报内容说诺思“抄袭了Avago的技术”,这封信成了张浩后来在机场被捕的导火索。

2014年,诺思开始量产第一代滤波器芯片,产品很快供应给国内几家整机厂。当时5G设备刚起步,国产替代需求猛涨,张浩团队的产品及时“填了坑”,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但也正是这一年,美国方面的调查提速。2015年4月1日,美国大陪审团正式发出起诉书,称张浩和庞慰等人涉嫌在美国工作期间下载技术文件、回国复制生产线

张浩被捕后,被关押在看守所,三次听证会都被推迟,理由是“证据尚未补充完整”。他的律师提出了50万美元保释请求,终于在7月中旬获批。但他刚走出法院,就又被美国国土安全部带走,送进移民拘留所。

直到7月30日,他才终于被允许回到山景城的住所,但脚上被戴上了电子脚镣,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一个小地图范围内。

张浩被限制自由的几年里,诺思公司并没有停下脚步。工程师们拆解了Avago卖给苹果的芯片,结果发现里面的核心结构正是诺思早期专利的技术细节,包括谐振层厚度、压敏应变等关键参数。

2017年9月28日,诺思正式在天津一中院起诉苹果公司专利侵权。2018年,Avago反诉专利权属,苹果也在北京起诉要求专利无效。几起案子在中美多个法院来回拉扯,陷入漫长的法律战。

2019年10月,张浩的刑事案件在美国加州圣何塞法院开审。控方出示的“核心证据”只有一份PPT和几封工作邮件。张浩的律师团队则拿出了完整的实验记录、研发笔记和专利文件,证明他们的技术是独立自主研发的

2020年6月26日,陪审团裁定张浩罪名成立,9月1日法官判处18个月监禁和47.7万美元赔偿。由于前期拘押时间已足够,他不必再入狱,但仍不能离开美国。

2021年8月,张浩正式退出诺思股东身份,但公司的法律反击没有停下脚步。天津大学组织了一场大规模捐款,筹集了3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付律师和调查费用。外交层面也开始沟通,推动案件解决。

这场官司一直拖到2024年3月,诺思在部分专利案中获胜。7月3日,诺思与博通(Avago改名后公司)达成全面和解,包括撤诉、交叉许可、赔偿协议。第二天,张浩坐上了回国的航班。

回国那天,他仍穿着九年前被捕时的那件外套。机场记者拍到他那一刻,镜头里的人已经不再年轻,但眼神坚定。他没说太多话,只是抬起手机,说了一句:“现在国产滤波器把5G基站成本打下来40%,你说值不值?”

回到天津大学后,他没有休息,第一时间进了实验室。他照旧围着测试台转,调样机的参数,问学生封装后的温漂数据,还提醒要把温控再压一压。

这些年外界把他当成芯片产业的“符号”,但他自己更在意的是设备调不调得顺、学生有没有把流程写清楚。他最恨的不是敌人,而是时间不够用。有人问他最恨谁,他正用镊子夹一枚芯片,头也不抬地说:“28GHz的寄生耦合还没调好。”

2024年,诺思的滤波器已经进入华为、中兴等关键设备供应链。部分产品开始出口到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张浩团队也在推进6G和物联网方向的新产品,提交了更多国际专利申请,有望参与下一代通信标准的制定。

在他被限制自由的几年里,他的妻子范莉萍独自支撑公司运营,天津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也自发捐款。公司员工多次飞赴美国出庭,提供实验记录、时间戳和设计文件,正是这些完整的数据链条,帮助他们一一击破对方的指控。

最令人唏嘘的,是2015年他被关押期间,诺思的产线停了三个月。小米的工程师直接飞到天津,在实验室打地铺等了四十天,就为拿到首批复工的国产滤波器。那股“轴”劲,才是中国芯片的底气。

如今,天津大学的实验室里又亮起了深夜的灯。张浩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带着学生调试毫米波滤波器的新材料。他不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感慨,更多时候,他把情绪压进了图纸里,把思考写在白板上。

这段九年的经历,给中国科技圈敲响了警钟。海外科技人员回国发展,不能只看机会,更要注意技术合规。但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自主研发这条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张浩的归来,不只是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芯片产业扛住压力、坚持创新的缩影。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但中国科技人已经用行动证明:我们有能力、有耐心,也有智慧,走好自己的路。

信息来源:

[1]独家:张浩案,美国为打压中国芯片技术精心编织的又一张黑网 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财经   冤狱   中国   芯片   领域   专家   张浩   天津大学   美国   滤波器   技术   专利   公司   天津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