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走那天,我抱着她的骨灰盒从殡仪馆出来,心里就一个念头:这盒子怎么这么轻?轻得像我小时候她牵我那只手。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谓“身后事”,不过是活人的自我安慰。
去年冬至,我陪邻居老周去给他爸买墓。销售小姑娘嘴甜:“双穴石材,风水旺三代,只要十八万八。”老周蹲下来摸了摸墓碑,突然问:“我爸活着的时候,我带他吃碗十八块的牛肉面他都嫌贵,现在我要花十八万给他买块石头?”那天他没买,去对面花店买了束白菊,回家跟他妈包了顿饺子。

我姑是民政局退休的,她跟我说,现在海葬预约已经排到三年后。不是大家突然想通了,是墓地实在买不起。上海最便宜的壁格两万八,只能放二十年,到期续费,不然统一深埋。听起来像租房,还是死不起的那种。有人把骨灰存在家里,结果电梯停电,爬楼时盒子摔了,骨灰撒了一台阶,边扫边哭:“妈,对不起,连你最后的窝都没找好。”

我表舅更绝,把外婆骨灰掺进陶土,烧了个花盆,种上她最爱的栀子。夏天花开,他搬着小凳坐旁边剥毛豆,剥两颗就跟花唠一句:“妈,今天毛豆十八一斤,你以前肯定舍不得。”邻居开始觉得瘆得慌,后来看得眼热,问能不能帮自家老头也烧个茶壶,天天泡茶,比清明堵车强。

真正戳心的是,我们拼命给死人找“家”,却忘了活人还在空屋子里等电话。我妈最后半年,我给她请最贵的护工,买进口药,每周视频三分钟。她总说“我挺好,别回来”,我就真没回。直到护工发语音:“阿姨夜里偷偷哭,说想喝你熬的白粥。”我连夜赶回去,粥没熬好,她走了。现在我想给她夹块排骨,只能往坟前摆,摆完还得捡回来,怕城管说污染环境。

有个公益组织做“生前葬礼”,让老人躺自己折的纸棺材里,听子女念感谢信。我参加过一次,全场哭崩。一个老爷子听完女儿说“谢谢你每天五点起床给我炸油条”,挣扎着爬起来:“闺女,我想吃油条,现在。”女儿冲出去买,油条买回来,老爷子咬一口就笑了:“这比死后给我烧一百栋楼都香。”

所以我现在每周带爸去公园,不看股票不看手机,就陪他听红歌。他唱《东方红》跑调,我跑得更偏,俩人笑得像傻子。昨天他偷偷跟我说:“其实骨灰撒海里挺好,我年轻出海见过那片蓝,像你妈当年穿的的确良裙子。”我点头,没敢告诉他,三年前我就把墓位订金退了,钱给他换成了电动轮椅,能跑二十公里,够他去看老同学。
昨晚刷到个视频,女儿把老爸骨灰做成烟花,中秋夜“砰”一声炸成满天花火。评论区骂声一片,我却看哭了——那老头活着时最爱热闹,现在终于成了天上最亮的一朵。等我爸哪天想飞,我也带他去海边,一边撒一边告诉他:你闺女没给你买石头,但给你买了整片海,免费续租,永不涨价。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