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纯元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我拿女友当最爱,女友拿我当猪卖。”
19岁男生小黄,被女友以10万元的价格卖到缅甸园区!
该消息一出,瞬间登上热搜,震惊四座。
有人说,“这女的真狠,人口拐卖罪实锤了。”
然而知名律师却表示,拐卖人口罪并不包括成年男性。
就在网友为这条略显“死板”的规定愤愤不平时,受害者的姐姐发声了。
她讲述了弟弟被骗的经历和遭遇,同时透露了他前女友的下场,网友听完直呼大快人心!
小黄和17岁的女友小周相识于台球厅,两人认识后就迅速发展成了男女朋友。
同居后,小黄把女友介绍给姐姐黄女士认识。
黄女士表示,第一次见到小周,就给人一种“精神小妹”的既视感。
一身名牌,穿着暴露,画着浓妆,包包上的配饰也很时髦。
除此之外,小周花钱也很阔绰大方,完全不符合她的年龄与身份。
交往一段时间后,小周告诉小黄,自己是福建人,父母是干部,在各地都有投资做生意。
尽管黄女士多次提醒小黄,要提防女友。
可是恋爱脑上头的小黄压根听不进去,对小周言听计从。
小周眼看时机到了,于是不断给小黄暗示,自己家在缅甸有生意需要管理,希望男友可以陪自己去。
彼时的他万万想不到,那个自称 “福建干部之女”。浑身散发着奢侈品香气的 17 岁女友小周,竟会在泰缅边境将他推入深渊。
时间线倒回2025年2月,小黄和小周一起去了泰国边境。
刚开始,小黄还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去向,可是到了边境后,他也发现不对劲了。
来接他的人都是凶神恶煞的,直接没收了他的手机、护照。
小黄忙乱之中求女友把手机借给他玩,这才抽出空来发消息告诉家人,报了警。
救援并没有立刻赶到,小黄被园区工作人员直接押到了缅甸凯旋园区。
进入园区后的小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才惊觉所谓 "家族生意" 不过是精心编织的陷阱。
据悉,男生到了园区后,每天工作16至20个小时,完不成任务会遭受毒打。
他被剃了头发,每天被囚禁在铁皮房内,面对电脑屏幕重复着“高回报投资”的诈骗话术,完不成业绩就会遭受毒打。
最严重时连续三天被关进水牢,每次逃跑求饶,等来的都是更严重的毒打。
在高强度的折磨下,小黄瘦了几十斤,耳朵逐渐失聪了。
最终小黄也骗不到人,家属黄女士砸锅卖铁赔付了35万元赎金,小黄才回到了国内。
但故事远未结束,该受到惩罚的人还在逍遥!
据爆料,小黄的女友小周,在10万元卖掉小黄后,在泰国继续游玩了10天,等“风平浪静”才回国,可是刚下飞机就被警方控制。
“她作案时刚满17周岁,属于未成年人犯罪。”
众所周知,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
如果小黄不予追究,这件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时隔半年,尽管小黄已经回到国内,但小黄的姐姐黄女士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小黄的姐姐黄女士向媒体透露,涉嫌诈骗罪的小周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将于近期开庭。
这一结果乍一看很过瘾,但是很快所有网友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有人不禁疑惑道:为什么只是涉诈?而没有贩卖人口?
在众多质疑不解声中,律师给出了正解:
从法律来看,拐卖人口的定义只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对拐卖已满14周岁的男子构成什么没有具体罪名。
律师的一句话,戳破了成年男性的尴尬处境。
也就是说,拐卖成年男人,并不构成拐卖类犯罪。
难道这些死板的条条框框,真的能够让17岁的小周“脱身”吗?
虽然有条例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周的行为可以逃脱法律制裁。
法律的确并无规定具体罪名,所以只能根据案件具体情节定罪。
虽然无法以拐卖罪追责,但司法机关可通过非法拘禁、强迫劳动、故意伤害、诈骗等罪名定罪。
司法机关仍能实现对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
网友在评论区一击要害,“细思极恐,什么经历让她17岁既能结识到电诈团伙还能全身而退?”
“这绝对不是个人行为,是团伙作案!”
更有网友提议:
如果从这个事开始,可以引申出“贩卖男性”这个新罪名,也算是一个里程碑案件了,男性的人身安全同样需要受到重视!
曾被同居女友以10万元卖给缅甸电诈集团的少年小黄,此刻正用恢复70%听力的左耳,聆听着正义的呼声。
“才17岁,谁也看不出来,她能干出那么坏的事情来。”
在黄女士的一再坚持下,弟弟小黄的案件一步步推进。
目前,小周涉嫌诈骗罪,面临检察机关的公诉,近期将开庭审理。
网友们得知这一结果后,顿感大快人心。
更让人振奋的是,随着中缅联合执法的深入,当初囚禁小黄的凯旋园区已被夷为平地。
小周用伪造的“干部家庭”身份编织的爱情幻梦,在凯旋园区的铁棍与水牢面前碎得彻彻底底。
此刻广州的夜空亮起第一颗星,像极了他在水牢里数过的那枚从铁窗漏进来的星光——如今它终于落在了人间,落在每个为正义赶路的人肩头。
如今的小黄总爱穿着职业学校的实训服,在电脑维修台前忙碌。
他手机里存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刚获救时瘦得脱形的自己,另一张是上个月获得“技能之星” 的颁奖现场。
而小周,她卖掉的是别人的人生,最终输掉的是自己的未来。
小黄的遭遇令人心生怜惜,同时警告所有人:
“爱情滤镜” “甜蜜陷阱” 很可能是致命陷阱!
以亲密关系为幌子的新型犯罪模式,受害者付出的不仅是金钱,更是身心的永久创伤。
唯有保持理性警觉、完善法律堵漏、斩断突发横财的梦幻,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