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宠儿到市值折半! 狂扩7000店撑不起霸王茶姬, 混战中谁在买单


一边是全球门店突破7000家的扩张神话,一边是股价近乎腰斩的市值蒸发。

一边是总部坚守高端定位的战略定力,一边是加盟商单店收入骤降的现实焦虑。

霸王茶姬这杯曾被追捧的“东方茶饮”,如今正陷入扩张与盈利的撕裂,在咖啡与茶饮跨界混战的市场中进退两难。

门店数量的狂飙曾是霸王茶姬最亮眼的标签。

从街头小店到全球布局,短短几年间它就完成了从区域品牌到行业巨头的跨越,7000家门店的规模足以证明其扩张野心。

但扩张的狂欢过后,加盟商们最先感受到寒意。曾经不少门店能稳定保持可观的月销,如今不少店的收入直接砍半,有些甚至从高峰跌入低谷,回本周期不断拉长。

这种收入滑坡并非个例,而是成了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有加盟商坦言,经过总部不断扩张后,原本一年能有百万销售额,但现在一年却连一般都不到。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密集的门店布局让客源被严重分流,同一片商圈可能相隔百米就有两家店,竞争从抢市场变成了内耗。

更棘手的是,品牌主打的明星单品虽然经典,但长期缺乏新意,很难留住追求新鲜感的消费者,而新品迭代速度又跟不上市场节奏,自然难以拉动复购。

加盟商的困境很快传导至资本市场,财报发布后,霸王茶姬股价应声大跌,上市短短几个月,市值就从高点蒸发了近六成,几乎腰斩。

股价的波动从来不是偶然,核心问题出在增收不增利的怪圈里,这些收入看似仍在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剔除特殊费用后,利润率更是低得惊人,这种增长质量的下降,让投资者对其未来预期打上了问号。

而这一切发生的背景,是国内饮品市场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曾经清晰的咖啡与茶饮赛道边界正在消失,一场跨界混战已然打响。

茶饮品牌纷纷推出咖啡产品,试图用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分一杯羹;咖啡品牌则反向布局茶饮,借助成熟的门店网络吸引新客。

消费者走进任何一家饮品店,既能点到醇厚的拿铁,也能买到清爽的果茶,选择的多元化让品牌的竞争力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场混战中,价格战曾一度硝烟弥漫。外卖平台的补贴活动此起彼伏,低价优惠券满天飞,不少品牌顺势加入战局,试图通过短期让利抢占市场份额。

但霸王茶姬选择了避战,虽说价格补贴吸引的只是对价格敏感的顾客,难以建立长期的品牌忠诚,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这种战略选择有其合理性,但价格战终究是短期行为,随着监管介入,补贴热潮很快退去,市场慢慢回归理性。

不过代价也显而易见,在对手通过补贴快速拉升销量的时候,霸王茶姬流失了不少潜在客源,市场份额被悄悄侵蚀。

更关键的是,其坚持的大店模式和高端定位,让单店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在成本与营收的双重压力下,加盟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为了破局,品牌也在尝试其他破局路径,但想要真正形成规模效应还需要时间。

如今的霸王茶姬,正站在扩张与深耕的十字路口。

7000家门店既是资产也是包袱,如何盘活现有门店的盈利能力,比继续开店更为重要,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的平衡需要精准把控。

面对跨界混战,如何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创新与品牌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决定了其能否突围。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在意的从来不是品牌有多少家店,而是每一杯饮品的品质与体验。

对于加盟商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赚钱的生意模式,而非虚无的品牌光环。

对于投资者来说,稳定的盈利增长才是最坚实的信心支撑。

霸王茶姬能否走出困局,答案或许就在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里。

在咖啡与茶饮交融的市场浪潮中,唯有真正读懂消费者、善待合作伙伴,才能让品牌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美食   宠儿   市值   买单   霸王   资本   品牌   市场   咖啡   消费者   收入   饮品   股价   布局   客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