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三大利好!节后,固态电池要启动了,新热点方向?(附股)

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氛围中时,固态电池产业却在悄然迎来关键跃迁。

从实验室的材料创新到生产线的建设推进,再到应用场景的权威认证,一场以“全固态”为核心的技术正从幕后走向台前。

当前,固态电池的发展已进入“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加速的新阶段,呈现出三大清晰脉络:核心技术瓶颈的集中突破、全球产业链的深度竞合、以及商业化落地的时间表全面清晰化。

而我们正站在固态电池的“临界点”,可能就在未来18个月内到来。

这方面来看,固态电池有望迎来一波产业趋势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去跟踪和关注的。

借着假期,笔者将从产业思维出发,来研究分析一下当下固态电池的投资机遇如何?


一、技术突破

长期以来,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核心障碍集中在两大难题:界面阻抗高电解质稳定性不足

简单来说就是,是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物理接触”与“化学稳定”问题。

因为液态锂电池靠液体润湿电极,而固态电池是“硬碰硬”,接触不良导致阻抗高、循环差、内阻大——就像两个人话筒拿不牢,传话总出错。

但现在,这个开始有所突破了。

就在刚刚,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提出全新的“固态界面调控”方案,通过分子尺度的界面一体化设计,成功制备出新型复合正极材料,将能量密度提升高达86%(特定条件下)。

结果是什么?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这不是渐进式优化,可能是跨代升级。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团队在电解质材料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开发出基于氟聚醚的新型聚合物电解质体系。

该材料在常温(25°C)下实现604 Wh/kg的能量密度,并稳定循环超过500次,远超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300–350 Wh/kg的水平。

这一数据不仅验证了高能量密度与长寿命可兼得的可能性,在实验层面验证了其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不是发在《Nature》的“论文成果”。

它们已经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举个例子,固态电池就好像,过去我们常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现在是楼梯声越来越近,人也快到门口了。

二、短期有什么催化剂

如果说2025年之前固态电池仍处于“技术储备期”,那么从今年第四季度起,产业已正式进入“发布季”与“交付季”。

10月:中科院高熵硫化物电解质将启动中试,宁德时代计划披露第二代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技术成熟度将进一步公开;

10月22–24日:第七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讨会将在上海举行,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中试成果,产业协同效应有望加强;

11月6–8日:2025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将于广州召开,届时将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并成立首个全固态电池产业联盟,推动标准制定与资源整合;

12月:上汽集团旗下MG4半固态电池版车型将开启批量交付,成为国内首批量产装车的车型之一;同时,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预计发布《全固态锂电池安全评价规范》,为行业建立统一的安全门槛。

这些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个链条:技术验证 → 中试放大 → 标准建立 → 市场落地

一旦这个链条跑通,市场关注度可能上升。

同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技术的爆发,往往不是匀速前进,而是“长期平缓,突然陡峭”。

三、哪些方向最受益。

每一次产业浪潮中,最先赚到钱的往往不是“淘金的人”,而是“卖铲子的人”。

当前固态电池可能正处爆发前夜,真正的机会在上游——设备和材料。

1. 设备:

在传统液态锂电池时代,设备商长期处于产业链下游,作为“乙方”角色,议价能力有限,整体毛利率普遍维持在35%左右。

但到了固态电池阶段,格局彻底改变——设备厂商正从“执行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

举个例子,干法电极技术正在挑战传统的湿法涂布工艺。

虽然技术难度更高,但省去了溶剂回收等复杂流程,更适合对纯度要求极高的固态体系。相关设备单价较以往提升3至5倍,毛利率也跃升至50%以上。

更重要的是,这类设备一旦导入产线,替换成本极高——产线重建、工艺重调、良率重新爬坡……企业轻易不会更换供应商。

这意味着,谁能率先进入客户供应链,谁就能锁定未来多年的订单红利。

2. 材料:

在液态电池体系中,正负极、电解液等材料更多被视为“成本中心”,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但在固态电池中,材料本身就是技术突破的核心瓶颈。

固态电解质是整个系统的“心脏”。硫化物路线导电性能优异,但关键原料硫化锂成本高昂,占总材料成本近六成;

氧化物体系稳定性好,却面临界面阻抗高的难题;

而这也直接反映在盈利能力上:在量产初期、技术壁垒高阶段,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毛利率普遍比液态体系高出15到20个百分点。叠加其技术壁垒高、替代难度大,形成了极强的需求刚性。

写在最后

近期对于固态电池的讨论更多是:“量产”、“成本”、“良率”、“标准”了

这或许是产业化的标志。

这方面来看,这或许是值得我们持续跟踪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热点   固态   利好   节后   电池   方向   电解质   材料   技术   液态   硫化物   产业   设备   锂电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