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早餐店顺手买瓶酸奶,或是加班时从便利店拿瓶 “风味酸奶” 填肚子……
不少人觉得喝酸奶是件健康事,毕竟常听说 “富含益生菌”“促进消化”。
但你知道吗?市面上很多 “酸奶” 其实是披着牛奶外衣的饮料!尤其是那些价格便宜、口感超甜的,很可能是用糖和添加剂勾兑的 “假酸奶”,喝多了不仅没营养,还可能影响健康。
到底怎么才能挑到真酸奶?今天就教你 4 个实用招,看完再也不怕买错啦!
先看包装:带 “饮料” 俩字的都是 “冒牌货”。
辨别假酸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包装 —— 但凡包装上写着 “乳酸饮料”“酸性乳饮料”“乳酸菌饮品” 等带 “饮料”“饮品” 字样的,基本都是饮料!
真酸奶的包装上通常标着 “发酵乳”“酸乳” 或直接写 “酸奶”,不会出现 “饮料” 类字样。
为啥说它们是 “冒牌货”?真酸奶的原料中至少 80% 是鲜牛奶,而乳酸饮料的配料表第一位往往是水和糖,再搭配奶粉、柠檬酸、香精和防腐剂等,本质上和普通饮料没太大区别。
市场上曾有款热销的 “儿童酸奶饮料”,每 100g 蛋白质含量仅 0.7g,远低于真酸奶的营养标准,却被不少家长当作 “补钙佳品”。
尤其要注意,早餐店常见的低价 “酸奶”,十有八九是这类饮料,选购时一定要多留意。
配料表里:第一位不是 “生牛乳” 的都是坑。
根据食品安全规定,配料表是按成分含量从高到低排列的。真酸奶的配料表第一位一定是 “生牛乳”,后面跟着菌种、少量白砂糖等(无糖酸奶甚至不含糖)。
而假酸奶的配料表第一位往往是水或糖,比如某款 “原味酸乳饮料”,配料表前三位是水、白砂糖、全脂奶粉,生牛乳排在第四位,这类产品本质上更接近 “糖水 + 奶粉” 的混合饮料。
给孩子选酸奶时,配料表越简单越好,理想状态是 “生牛乳 + 菌种”。若配料表中出现果胶、明胶、食用香精等多种添加剂,建议谨慎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主打 “0 添加”“极简配方” 的酸奶产品,家长们可优先关注,这类产品通常更健康。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两个数值得重点看。
挑酸奶时,营养成分表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关键指标。国家标准规定: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必须≥2.9g/100g,风味发酵乳≥2.3g/100g。若蛋白质含量低于 2.3g/100g,基本可判定为非真酸奶。
再看碳水化合物含量。真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 10%~12%,其中大部分是牛奶本身的乳糖(约 5%),剩余部分为添加的糖。
若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 15%,说明加糖较多,口感会偏甜。选购时,建议优先选择蛋白质≥3.0g/100g、碳水化合物≤10% 的产品,如希腊酸奶,其蛋白质含量可达 6%,虽然口感偏酸,但搭配水果食用,既营养又美味。
买酸奶的常见误区:这 3 类产品需谨慎选择。除了上述挑选方法,还需注意避开以下常见误区:
果粒酸奶:很多果粒酸奶中的果粒实为果酱、果脯,含有大量糖和防腐剂,营养性价比远低于用新鲜水果搭配普通酸奶;
儿童专用酸奶:部分 “儿童酸奶” 为迎合口味添加了更多香精和糖,价格也更高,其实不如选择普通的无糖酸奶;
常温酸奶:这类酸奶多经过高温杀菌处理,益生菌已失活,营养价值与普通牛奶差异不大,建议优先选择低温冷藏的活性益生菌酸奶。
挑酸奶就像挑水果,不必被花哨的包装迷惑,认准 “生牛乳 + 高蛋白质 + 低碳水化合物” 这三个核心指标,就能轻松避开 “假酸奶” 陷阱,为自己和家人挑选到真正营养健康的好酸奶。
记住,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理性选择,别让 “伪健康” 饮品影响了生活品质哦!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