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稀土荒”给了欧洲和美国很大的阴影,以至于后面他们又向中国提出更多的供应请求,但都没有被批准。当时这场风波让欧洲和美国多家车企的生产线趋于“关闭”,甚至福特CEO都公开卖惨,表示买不到稀土对他们的损害巨大,这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美国也无计可施。后来中国进行稀土许可证出口制度,对重新恢复出口的稀土严格控制购买量,防止有人囤积居奇。
15日,英媒《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中国严控背景之下,一部分外企开始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这是他们现在的“唯一手段”。消息提到前段时间欧盟和中国的谈判中,曾提到所谓“稀土供应正常化”,现在稀土本来就正常出口,欧盟还想要什么?果不其然他们的条件就是恢复之前的不限量模式,对欧洲的产品出口实现“不间断供应”。对于车企来说,他们并不想稀土受限,但又没办法过中国这一关,显得非常被动。
这种情况下,就有企业不得不向中国转移生产线了。为规避出口限制,不少西方企业正将成品生产线先到中国境内生产,然后成品再“出口”。因为随着7月中国稀土磁体的出货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但他们没有“额外的供应”,生产可能面临风险。再者来说就是,很多企业也不想承担还有“下次贸易战”的可能性,毕竟中美没有谈拢,如果继续爆发摩擦的话,稀土还有可能被继续管制。经历过第一轮之后,这些企业都有了“经验”,准备以这种方式规避风险。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关键地位。中国不仅稀土储量丰富,在全球总储量中占比可观,还具备矿种和元素齐全、品位高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尤其是在中重稀土方面,中国的储量和产量优势更为突出,而中重稀土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稀土资源产量占到全世界的61% ,全球92%的精炼稀土产自中国。稳定、充足的稀土供应,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是吸引企业生产线转移的基础因素。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随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器人、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稀土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企业将生产线迁移至中国,能够更贴近市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产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也预示着中国在未来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不断凸显,有望吸引更多相关企业汇聚,进一步强化中国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