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变招,白宫:8月12日后或恢复24%对华关税,美财长对华摊牌

2025年7月31日,美国白宫突然释放出一个重磅信号——或将在8月12日后恢复对中国商品的24%关税。就在前一天,中美在瑞典结束了新一轮经贸谈判,虽然外界普遍期待“关税暂停期”能顺延,但特朗普团队的态度却在最后关头发生剧烈转变。

一边是中国明确表态愿意推动关税缓冲期延长,一边却是美方的迟疑与强硬,这场未落幕的博弈,正愈演愈烈。

白宫发言人的一句“我认为不会延期”引发轩然大波。这不是空穴来风。当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再次出面表态,声称中美贸易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但中方在技术细节上“强硬而谨慎”,美方不会轻易让步。

这句“最后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更像是一个政治试探,也是一种筹码游戏。美国的算盘打得清楚。他们希望在8月12日这个关键节点前,先稳住中美现状,然后加紧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协议推进。

从时间安排上看,特朗普试图在短时间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协议,形成对华谈判的新围堵态势。这也解释了为何他在最近的日程安排中频繁会见外宾、签署协议。

在另一边,中国的态度则始终坚定。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愿意推动24%关税的暂停状态“如期展期”,这既是对全球市场的稳定承诺,也是对美方释放善意。

美方却选择了犹豫和拖延。白宫和财政部始终没能就中美协议形成统一口径,这种摇摆不定,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分裂与焦虑。

特朗普的强硬并非毫无征兆。在7月30日,美国财长贝森特直接抛出重话,称“中国的经济模式已开始崩溃”,并声称中国正在“向世界倾销廉价商品”,最终将引发全球反感。

这种极端的措辞不仅没有缓和紧张局势,反而加剧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不信任。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也在同步推进。

7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关税行政令,对26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叙利亚、缅甸、瑞士、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被高税率“点名”,而中国大陆却不在这份名单之内,成为全球唯一“尚未定调”的经济体。

在这场全球关税大调整中,中美关系的走向成为最大变数。特朗普的行政令中提到,“未列名国家统一适用10%关税”,这似乎是对中国释放的善意信号,但白宫发言人接连发出“可能不再延期”的言论,又让局势扑朔迷离。

这场看似技术层面的博弈,背后却是战略博弈的冰山一角。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安排也暴露出其战略意图。

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制造业出口大国被征收20%左右的关税,而日本、韩国、欧盟等传统盟友也未能幸免,普遍被征收15%。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特朗普向全世界释放的一个信号——“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不会为任何国家让步。

但唯独中国,成了特朗普心头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中美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体系。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核心,美国则在芯片技术上具有压倒性优势。两者之间的对抗,不仅是一场经贸战,更是一场科技与产业链的较量。

特朗普深知,如果贸然对中国动手,可能触发中方的反制。就在近期,中国开始实施“稀土出口通行证”制度,并对军工用途的稀土直接断供。7月31日,美国F-35战机再次发生坠毁事故,制造成本已飙升300%。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经让美方感受到中方“稀土牌”的威力。

而在经贸布局上,中国也在悄然“跳岛”。面对美国的高额关税,中国企业正加速与墨西哥、匈牙利等国合作,通过“跳岛战术”绕开美方壁垒,重构全球供应链。这种灵活应对,不仅稳住了出口,也削弱了美国的打击力度。

特朗普的焦虑不止中美,还延伸到了俄乌战场。他一方面要求俄罗斯在30天内达成停火协议,随后又将期限缩短至10天,还传出“更换乌克兰总统”的意图。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盘算——一旦俄乌停火,欧盟就能顺利与美国签订经贸协议,为特朗普对华摊牌争取更多底气。然而,特朗普高估了自己的筹码。欧洲虽然与美国有贸易往来,但对乌克兰局势并无绝对主导权。

更何况,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既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也未偏袒任何一方。这份克制,实则为自己留下了战略回旋空间,也让美方始终找不到“借口”对华动手。

美国国内的声音也并不统一。财政部长贝森特虽然口头强硬,但也承认:“中美之间仍有很多技术细节未谈妥,美国不会轻易让步。”

这番话既是对外界的解释,也是对特朗普的提醒。毕竟,如果中美彻底撕破脸,美国面临的将是全面通胀与全球市场震荡的双重打击。

特朗普一度尝试绕开中国,转而对哈萨克斯坦加税25%,意图间接控制稀土资源。但外界普遍认为,这种“小动作”难以撼动中国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稀土主导力,不是靠一两次出口而建立的,而是数十年产业链布局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底线早已明确。中方多次强调,不会接受任何不平等协议,也不会在关税问题上妥协。如果美方执意恢复24%关税,中国也将“如期反制”。这不是威胁,而是战略自信的体现。

在全球都在等待中美达成协议的时刻,特朗普团队却故作高深、反复试探,其实暴露出的是底气不足与战略焦虑。中国没有被吓倒,也没有被激怒,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有能力、有智慧应对任何挑战。

8月12日,这个原本只是普通的日子,如今成了全球市场的风暴眼。中美是否再度摊牌?关税是否恢复?双方能否最终找到共识?这些问题,正牵动着世界每一根神经。而中国,已做好准备,无论风来多猛,依旧稳如磐石。

中美贸易局势再次迎来转折点,美方的强硬既是虚张声势,也是对中方的试探。中国以战略定力回击美方挑衅,用稀土、产业链布局与全球合作筑起坚实防线。8月12日,或许将成为中美博弈的新起点,也可能是风暴前最安静的一刻。

信息来源:

[1]商务部: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中国新闻网

[2]外交部回应中美贸易谈判:争取更多双赢成果 环球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财长   白宫   关税   日后   中美   中国   美国   美方   稀土   全球   中方   协议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