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年,如果你的存款已经有二三十万,请记住这4条“保富法则”

人这一辈子最苦的不是穷,而是好不容易攒下点家底,结果没两年就败光了。

很多人天天想着“等我有钱了要干大事”,可真当手里有二三十万存款时,反而栽在“有钱人的病”上。

面子要充、投资要猛、开销要涨,最后钱跟流水一样哗啦啦地走。

说句大白话,攒下二三十万不容易,守住这些钱更难

四件实实在在的“保富法则”,只要做到这几点,不指望钱能生钱,但至少能让你的口袋不缩水。

一、存款是命根子,别当自己是“有钱人”

多少人一辈子赚的钱能有二三十万?

小两口一天到晚打工,每月剩不到三千,得六七年才能攒够。

这些钱可能留着给老人看病、给孩子读书,或是预备自己哪天干不了活的养老钱。

千万别觉着这点钱够花,更别觉着自己是“有钱人”

现在社会上多少人瞅准你兜里的钱?

卖房的告诉你首付划算,卖车的说零利息分期,亲戚朋友借钱的电话隔三岔五打来。

你随便挑一样,钱就没了。

有个老理儿叫“财不露白”。

哪怕你卡里真有存款,对外也得哭穷。

熟人问你借钱,就说房贷还没还清;亲戚喊你投资,就说孩子补习班掏空家底。

人心隔肚皮,今天夸你出息了,明天可能就惦记上你的老本。

记住,真正的聪明人是“闷声存钱”

银行给你发VIP卡,柜台经理冲你点头哈腰,你都当看不见。

继续挤公交买菜,穿五年前的旧外套,该吃食堂吃食堂。

别让虚荣心勾着你充面子,攒钱的本事难学,花钱的门道可太容易学了。

二、穷怕了更要戒贪,天上从不掉馅饼

人手里有点钱容易犯糊涂。

早些年没钱时肯吃苦打工,现在突然冒出几十万,反倒看不上每月几千块的死工资了。

电视里放的创业节目、手机刷到的加盟广告,个个吹得天花乱坠。

有人就想着投钱开店,搞加盟,结果被人割了韭菜。

这话不是吓唬人。奶茶店半年亏光本钱的,养猪场遇瘟疫血本无归的,这些新闻还少么?

外行人看着热闹,觉得别人行我也行,真砸钱进去才发现人家压根不靠卖奶茶赚钱,收加盟费才是正经生意。

老话说“外行不碰内行的饭碗”。

你现在会啥?过去打工攒钱的手艺能用上吗?要是不会修车就别开汽修厂,没干过餐饮就别盘饭馆。

这年头骗子比你精明,他们早摸透了普通人的小心思:既想赚轻松钱,又舍不得下苦功

真要折腾也行,记住两条底线:

第一,绝不动存款本金。想试水就拿闲钱投,哪怕亏光也不伤筋动骨;

第二,绝不借钱投资。别以为有存款能抵押贷款,你亏的钱滚起来比雪球还快。

三、由穷到富难,由奢到穷特别快

人有钱后最要命的不是没地方花,而是不知不觉涨了身价

以前能蹲路边吃五块钱盒饭,现在非要去商场点套餐;

从前买衣服等换季打折,现在非得追新款潮牌。这些毛病都是慢性毒药。

举个例子:你存款有三十万,买辆十万块的车不过分吧?可车一买,油钱保险费每月多出一千多。

亲戚朋友婚丧嫁娶,你开车去随礼,份子钱不涨到五百都不好意思。

开三年车,十万存款蒸发不说,还额外搭进去三四万。

最可怕的是“消费惯性”。

住惯了三室一厅,就觉着老房子憋屈;

戴了两年金项链,摘下来总觉得脖子空。

这些习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把你的存款啃光。

关键就一句话:怎么穷过来的,就怎么过日子

照样自己做饭,照样逛平价超市,照样坐地铁上班。

存款是保命的底气,不是享受的资本。

什么时候医院缴费不眨眼、孩子交学费不借钱,那才叫真本事。

四、不义之财不能碰,德不配位必遭殃

这世上有人送上门让你发财,八成是坑。

熟人拉你入股稳赚项目,网友带你炒期货翻倍,这些统统信不得。

为啥专找你?还不是看你老实攒了点钱。

老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咱们普通人没啥暴富的命,中彩票的都没几个有好下场

那些走歪门邪道来的钱,早晚得加倍吐出去。

收黑钱的提心吊胆,赌桌上赢的钱转头又输光,这样的例子还少么?

做人最忌贪小便宜。

路边摆摊卖“古董”的,电话里说中奖的,微信上带你“兼职刷单”的,这些套路专坑手里有点闲钱的人。

骗子脸上又不写字,你惦记利息,人家盯的是你的本金。

记住两件事:第一,法律边缘的钱打死不碰。第二,超出认知的钱打死不挣

有那工夫不如多跑两趟外卖,虽然累点,但到手的钱干干净净。

存钱本就是保命,初心不能变**

当初为啥要存钱?

不就是怕老人生病掏不出住院费?怕孩子考上好学校交不起学费?或者怕哪天失业揭不开锅?

现在钱攒下了,这些事就没了吗?

多少夫妻原本过得安稳,结果有点存款就想着换大房子,背着贷款过日子。

刚存下的钱全搭进去不说,每月还得多还好几千房贷。

结果老人住院要借钱,孩子升学要借钱,这叫哪门子的“会过日子”?

别被存款数字迷了眼。三十万看起来不少,换算成生活费也就撑五六年

真要有大病,连ICU都住不起一礼拜。存钱是为了保命,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耐。

什么时候可以动这笔钱?

两种情况:一是家里遇到人命关天的大事;

二是拿来买能保值的必需品,比如小县城的便宜房子。

除了这两样,谁劝你都别掏钱,亲爹亲妈要你投资也不行。

记住一句话:这个社会最大的陷阱就是“我是富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财经   晚年   存款   法则   孩子   有钱人   过日子   闲钱   家底   本金   老人   艺能   利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