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细心的球迷发现:在中国女篮的热身赛中,王思雨的出场时间持续压缩与李缘的稳定首发形成鲜明对比,让“宫鲁鸣是否刻意调整后卫线”的讨论愈演愈烈。有人将此举解读为教练任人唯亲的“私心”,但笔者认为:从球队建设逻辑与大赛备战规律来看,这更可能是围绕新老交替的战术布局。
如果把这一举动归因于“私心”,显然是低估了职业篮球的专业性。相信宫鲁鸣作为深耕中国篮球数十年的老帅,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当前女篮正瞄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30岁的王思雨虽经验老道,但年龄增长带来的体能波动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24岁的李缘正值上升期,她以速度快、防守拼著称,而王思雨擅长节奏把控与关键球的风格恰好与她互补。热身赛让李缘占据更多首发时间,本质是为了加速年轻核心的成长,毕竟大赛经验无法靠训练积累,必须在实战中打磨。这种“扶新人”的操作,与“私心”无关。
从战术实验角度看,重用李缘与限制王思雨出场,是教练组考察阵容深度的必然选择。热身赛的核心价值本就不是追求胜负,而是测试不同组合的适配性。
李缘的持续首发,既能检验她在高压下的组织能力,也能让她与韩旭、张子宇等内线建立化学反应;而王思雨的“替补角色”,则为球队保留快攻遇阻时,王思雨的阵地战突破与关键球处理可成为“后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两位后卫的差异化使用,其实也是为后续的大赛做针对性准备。对手熟知王思雨“澳洲杀手”的属性,减少她在热身赛的曝光度,可降低被研究的概率,为正式比赛保留“奇兵”效果;而李缘的持续亮相,则能吸引对手注意力,间接为王思雨的关键发挥创造空间。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在国际赛场屡见不鲜,是职业教练的常规操作。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在团体运动项目中,没有永远的首发,只有永远的需求。宫鲁鸣对李缘的重用与对王思雨的“限制”,本质是球队在新老交替节点的平衡术——既需要年轻球员接棒未来,也需要老将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将其解读为“私心”,显然是非常片面的。相信每一个教练员的目的,都是为了团队越来越好,而王思雨对于球队的价值,不应该因为出场时间的长短而被定义。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