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耶伦警告:美国将“破产”!对中国犯下两大错误,自食恶果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曾直言美国债务问题快到极限了,如果不赶紧处理,可能会闹出大乱子,甚至有人把这解读成国家要“破产”的信号。话说回来,这不是耶伦第一次敲警钟了。2024年12月27日,她就给国会写信,说债务上限暂停期到2025年1月1日结束,之后债务总额会定在36.1万亿美元左右。接着,1月17日又发了一封信,明确指出财政部从1月21日起得启动特别措施,来避免政府违约。这些措施包括暂停一些联邦退休基金的投资啥的,目的是腾出空间继续借钱付账单。耶伦的原话是,国会得尽快提高债务上限,不然美国信用会受损,全球经济都得跟着遭殃。

这债务上限的玩意儿,听着挺抽象,其实就是国会设的借钱天花板,超过就不能再发债了。美国从1939年第一次定这个规矩以来,已经改了一百多次。每次到临界点,都得国会吵架通过新法案。2023年6月,拜登签了财政责任法案,把上限暂停到2025年1月1日,那时候债务已经堆到35万亿多。结果呢,2025年1月2日一到,上限就回来了,债务总额直接定在36.1万亿。耶伦在信里算了笔账,说到2025年中期,利息支出可能就超过国防预算了。现在美国国债利息一年得花近万亿,这钱是从哪儿来的?纳税人兜里啊。普通老百姓可能觉得这事儿离自己远,但其实通胀、利率高、借贷贵,全都跟这挂钩。耶伦强调,如果真违约了,社会保障金、军人薪水、医保啥的都可能发不出来,那场面得多乱。

回头看,美国债务怎么堆这么高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结构就变了样。以前是制造业大国,现在金融业占大头。里根时代放松金融管制,企业开始把工厂往外挪,尤其是东亚地区。结果,中国等国家捡了便宜,建起完整产业链。美国呢,工业基础慢慢弱了,依赖进口越来越多。2017年9月,债务破20万亿;2022年1月,破30万亿;2024年11月,破36万亿。这增速,简直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疫情后,政府花钱救市,又加了一大笔。耶伦当美联储主席时,就在处理这些事儿,她知道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2025年1月18日,财政部正式宣布启动措施,耶伦这是她卸任前最后一次大动作,因为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了。新政府上台,债务问题还得接着扛。

说到这儿,得提提国际因素,尤其是对中国的政策。美国作为世界老大,总想保持领先,但有些决策走偏了路,导致自己吃亏。两大错误,一是战略上误判中国崛起,二是短视地搞遏制而不是合作。这俩问题,直接加重了美国债务负担和经济压力。先说第一个错误:制造业大转移。从80年代起,美国企业为了省成本,把生产线迁到劳动力便宜的地方。

中国那时正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建得飞快,吸引了大批工厂。苹果、耐克啥的,全在中国组装。美国短期赚了金融利润,但长期丢了就业和产业链控制。现在,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掉到11%左右,远低于中国。结果呢,供应链一出问题,美国就慌。疫情时,口罩、芯片短缺,全暴露了。耶伦在2024年4月访华时,就提过中国工业过剩产能的问题,但这根源还在美国当初的决策上。要是早点投资国内制造业,或许债务不会这么快堆积,因为进口依赖让贸易逆差年年扩大。

第二个错误,更明显,就是对华遏制政策太刚猛。2018年特朗普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加关税,针对中国商品征收25%的税。拜登政府接着干,扩展到科技领域,限制芯片出口啥的。耶伦本人是经济学家,她在2024年4月的讲话里说,中美经济脱钩对双方都没好处。但政策还是往前推。关税听起来是惩罚中国,其实大部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研究显示,2018-2019年关税战,让美国家庭多花了上千美元。

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台,又扬言要加60%的关税,这会推高通胀,美联储得相应抬高利率,借贷成本更高,债务利息更贵。耶伦在2025年1月6日的会晤中,还点名中国非市场做法,但她也承认,美国的回应得平衡,不然自损八百。俄罗斯乌克兰事儿上,美国制裁绕不开中国银行,这又加剧了紧张。结果,中国转而加强和俄罗斯、伊朗的经贸,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缩水,能源价格波动大,国内通胀难控。

这些政策失误,自食恶果的地方太多了。先看经济层面,美国GDP虽大,2024年估计31万亿,但债务占GDP超130%,利息支出像无底洞。耶伦警告,2025年利息可能超8000亿,挤占其他预算。基础设施老化,医疗、教育经费紧巴巴。普通人感受到的,就是物价涨、工资跟不上。硅谷虽创新牛,但制造业空心化让蓝领工作少,社会分化加剧。国际上,美国想拉盟友围堵中国,结果欧盟、日本也犹豫,因为他们和中国贸易多。2025年4月,特朗普关税升级,股市大跌,道指掉超1000点,企业抱怨成本高。耶伦卸任后,在布鲁金斯学会的访谈里说,这种贸易战是自找麻烦,全球供应链乱套,美国出口也受阻。

再深挖点,这两大错误还牵扯到地缘战略。美国霸权思维作祟,总觉得中国崛起威胁自己。制造业转移时,没想过长远后果,现在后悔也晚了。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美国成了消费国,贸易逆差2024年超9000亿。这钱借债补窟窿,债务滚雪球。遏制政策上,出口管制让美国科技公司丢市场,高通、英特尔在中国份额掉。反过来,中国加速自研,华为芯片啥的进步快。美国企业游说政府松绑,但政策僵化。耶伦2024年访华,谈了四天,焦点是稳定经济关系,她说要对话多过对抗。可惜,国会两党都鹰派,关税法案一波接一波。2025年上半年,债务上限又得吵,特朗普内阁富豪多,身家超3000亿,但面对36万亿债务,杯水车薪。

老百姓日子怎么过?超市东西贵了,汽油涨价,房贷利率高。年轻人买房难,老年人社保担心。耶伦的警告不是吓唬人,2011年债务危机时,标普就降了美国信用评级,那次股市蒸发万亿。现在债务更大,风险更高。国际货币基金2025年报告说,美国债务拖累全球增长,中国经济稳住,美国却在自乱阵脚。两大错误叠加,制造业弱+贸易战,等于双重打击。美国工业回流喊了多年,芯片法案投了500亿,但效果慢。中国供应链完整,美国企业还得依赖。耶伦离任时,留下的烂摊子,新政府得接。特朗普想废除债务上限,但国会民主党不干,辩论又得几个月。

长远看,美国得反思政策导向。债务不是天灾,是人祸。制造业移让中国占先机,现在追赶难。遏制中国,短期爽,长期亏。耶伦作为经济专家,一直推合作,她2024年说,中美是最大贸易伙伴,互利才是王道。可政策没跟上,关税战打了两届总统,美国消费者买单。耶伦的警告像镜子,照出问题。要是不改弦更张,自食恶果的日子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财经   财长   恶果   美国   中国   错误   债务   上限   关税   国会   制造业   政策   利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