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吴韶成因为父亲吴石缘故,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境较为艰难,他在工作和入党等方面受到阻碍,其子女在填写家庭成分时也只能含糊其辞。于是他不得不向中央递交了申诉信,这封信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注。
周总理作出了明确批示:“吴石同志为革命牺牲,应将其子女作革命烈士子女看待。”为什么吴韶成作为烈士的子女还需要周总理的批示后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因为他父亲吴石当年立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公开。
吴石将军的一生,比很多谍战剧都要传奇。他本是国民党内的陆军中将,才华横溢,深受蒋介石信任,最终却成为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级别最高的情报人员之一,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石将军是福建福州人,从小就是学霸,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赴日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厉害到被大家称为“十二能人”,意思是说他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还精通英语和日语,简直是全能型天才 。
学成回国后,他在国民党内担任要职,抗战期间负责对日情报工作,还当过第四战区的中将参谋长 。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周恩来、叶剑英等共产党领导人,并开始阅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好感 。
真正让吴石对国民党感到绝望的,是抗战胜利后的一系列事件。他亲眼看到国民党官员大肆贪污腐败,忙着在接收敌产时中饱私囊,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加上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吴石痛心疾首,常常感叹“国民党不亡天理不容”。
在与我党关系密切的民主人士何遂同志的引荐下,吴石于1947年与中共华东局正式建立联系,开始秘密为共产党提供情报 。此后,他经常乘夜班火车往返于南京和上海之间,冒着巨大风险亲自传递绝密情报。
在解放战争期间,吴石将军提供了许多扭转战局的关键情报,他帮助中共地下党员吴仲禧顺利获取了徐州“剿总”的核心兵力部署图,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大功。将500箱国民党军事机要档案从南京巧妙转移至福州,并最终完好无损地交给了解放军。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吴石将军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重大决定。1949年8月,他接到国民党当局命令,即日携眷赴台。为避免嫌疑,他将已成年的长子韶成和长女兰成留在大陆,只携夫人王碧奎和一对年幼的儿女前往台湾,展现了其破釜沉舟的决心。赴台前,中共华东局赋予他的代号是极具分量的 “密使一号” 。
抵达台湾后,吴石将军出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使他得以进入国民党军事决策的核心层。然而,由于海峡阻隔和台湾地下党组织一度遭到破坏,他曾不顾个人安危,两次秘密前往香港,试图与在港的中共情报机构建立联系并传递情报。
为有效传递情报,华东局于1949年底派遣经验丰富的女党员朱谌之以探亲名义赴台,与吴石建立联系。一大批情报通过秘密渠道迅速传回大陆,据说毛泽东主席在看到情报后,曾欣喜地嘱咐身边人员:“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
吴石、朱枫、陈宝仓
1950年初,风云突变,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被捕后迅速叛变,供出了大量地下党员名单,其中包括吴石将军。危急关头,吴石仍心系同志安危,他利用职权为朱谌之签发了前往舟山的《特别通行证》,助其转移。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1950年3月1日晚,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在台北寓所逮捕了吴石。随后,特务在其住处搜出了他亲笔签发通行证的证据。朱谌之、吴石的夫人王碧奎、好友陈宝仓中将、亲信聂曦上校等人也相继被捕。
在狱中,吴石将军遭受了多次酷刑和反复审讯,一只眼睛甚至因毒打而失明,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屈服。据说,案件的承办人后来在报告中无奈地承认:“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事。”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狱中写下绝笔诗,其中“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诗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理想的赤胆忠心。
吴石狱中手记
1950年6月10日下午,吴石将军与朱谌之、陈宝仓、聂曦四人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这就是当时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大案。
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吴石将军的烈士身份一度未被公开追认。直到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笔批示和关怀下,国务院才正式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肯定了他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特殊贡献。更令人动容的是,据原国务院秘书长罗青长回忆,周恩来总理在1975年弥留之际,仍不忘向身边同志嘱托:“不要忘记吴石他们……”
吴石雕像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