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LPR或将下调20-30BP?房贷利率可能跌破3%…

9月22日又将公布新一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业内预测,下调幅度可能在20—30个基点,如果成行,这将使部分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有望进入“2时代”。

而且,国内老百姓90%都是贷款买房,一旦利率调整,就意味着千家万户的房贷利息也将跟着出现变动。

2025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已经进行了一轮利率下调,截至2025年7月的数据,LPR利率已经降到了3.6%。

如果9月LPR如期下调,这将是2025年内的第二次降息,也将进一步减轻购房者和存量房贷借款人的利息负担。

01.

外部环境支持,LPR下调预期升温

周四,美联储已经宣布降息25个基点,把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4.00%—4.2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继时隔9个月以来首次宣布降息。

另外,根据美联储决策者的预测,2025年将再降息50个基点,2026年和2027年将各降息25个基点。

另有有1位美联储官员认为2025年应大幅降息150个基点,即认为年内至少还有两次大幅降息(75BP+50BP)。

美联储的降息周期确定无疑,这将显著缩小中美利差,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操作空间。

另外,2025年6-8月期间,包括央行二季度例会、政治局会议和下半年工作会议都传递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

这些会议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预示着利率下调或是大概率事件,即使9月不调,10月也可能迎来。

02.

房贷利率与 LPR 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的房贷市场中,LPR 与房贷利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 2019 年 10 月 8 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 LPR 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其中,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 LPR,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 LPR 加 60 个基点。这一政策规定,明确了 LPR 在房贷利率定价中的基础性地位。

对于存量房贷,大部分也会在每年的重定价日,按照最新的 LPR 重新计算房贷利率。因此,LPR 的下调,将直接带动房贷利率的下降,无论是对于新增房贷还是存量房贷,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03.

房贷利率突破 3% 的可能性及影响

如果 LPR 如预期般下调 20 - 30BP,那么房贷利率突破 3% 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设想。

以北京地区为例,假设当前首套房贷利率为 3.5%(LPR + 加点),若 5 年期以上 LPR 下调 30BP 至 3.2%,在加点不变的情况下,首套房贷利率将降至 3.2% + 加点,极有可能突破 3%。

而且,房贷利率的大幅下降,对不同群体影响都挺大的:

① 对于购房者来说:

房贷利率的大幅下降,无疑是一大利好。它将显著降低购房者的利息支出,减轻还款压力。

比如你贷款100万,还贷30年,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下,如果房贷利率从 3.5% 降至 3%,总利息就可以减少 12 万元,每年房贷利息减少2000多 元。压力下降明显!

②对于房地产而言:

LPR 的下调以及房贷利率一旦降低,意味着购房成本下降,就能刺激大家的购房意愿,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本因房贷利息负担较重而犹豫不决的购房者,他们可能果断进场。

这也将进一步带动成交量上升,从而缓解房地产库存压力。

③房贷利率的下降还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

购房者信心恢复,房企销售提升,回笼资金快,也能改善房企们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④房贷利率的降低,居民更有钱消费了

每月房贷还款支出减少了,意味着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每月节省下来的这笔资金也可以用来其他消费,比如提高孩子的教育、旅游、改善生活品质等等。

不过,随着房贷利率的下降,居民储蓄的意愿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

一方面,房贷利息减少,可能有的居民会因此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其他更高收益投资,比如金融市场。

另一方面,房贷压力减轻,部分过去选择高储蓄的居民可能将部分储蓄资金转化为消费,消费或迎来增长。

此外,房贷利率的下降,还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跃,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

看来,这个金九银十,房地产市场注定又将迎来一波行情。拭目以待!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财经   利率   基点   利息   房地产市场   压力   存量   商业性   大幅   个人住房贷款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