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AI制图/黄平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承重和运动的关键部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保护好,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据了解,超过50%的中老年人都有膝关节疼痛的经历,特别是秋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人都会遇到膝盖酸冷、僵硬,甚至活动受限的情况,其中包括不少年轻人。
医生提醒,膝关节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逐渐演变为慢性疾病。在中医看来,膝关节养护强调“治未病”,通过日常细节阻断致病因素。
病例
寒风中骑行 导致双膝酸冷甚至疼痛
45岁的林先生酷爱骑行,膝关节活动灵活,无既往损伤史。气温降低后,面对瑟瑟寒风,他日常出行仍只穿短袖短裤。他认为,适当的“春捂秋冻”在秋冬季可有效预防感冒。最近,他突然感到双膝酸冷,不过并没有出现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自行热敷后,发现酸冷的情况有所缓解,便没有太在意。不料,次日早晨,他被双膝的疼痛疼醒,热敷和膏药贴敷均无效,便立即前往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就诊。
接诊医生是骨一科副主任医师丘宏龙。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丘宏龙认为,林先生的膝关节症状是由于“寒气入侵”所致。“骑行时膝盖直接暴露在风中,秋冬寒湿之气如‘小虫子’般钻入关节,导致经络堵塞、气血不流通。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痹症’初期表现。”
经过针灸、理疗等综合干预,一周后,林先生的症状明显好转,已能正常上班。林先生事后感慨:“以前总觉得膝盖问题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膝盖保暖防护的重要性。”
养护
养成好习惯 养护核心在于“治未病”
丘宏龙介绍,膝关节由骨、软骨、肌腱、韧带及充满液体的囊袋等多个部分组成。由于处于下肢低处,承受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因此本身就容易“受委屈”。如果再不好好保护,肯定会出问题。例如寒风中骑车没保护好膝盖、秋冬季让膝盖裸露、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这些日常习惯都会导致经络堵塞、气血不流通,慢慢膝盖就出问题了。
丘宏龙说,在中医看来,养护膝关节的核心在于“治未病”,需要从日常细节阻断致病因素。防护上,户外出行尤其是骑行时,应佩戴防风护膝;冬季要做好膝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关节;久坐后起身前,先缓慢屈伸膝关节“热身”,减少突然受力对关节的冲击;选鞋以柔软防滑、支撑性好为宜,少穿高跟鞋、硬底鞋,降低行走时的关节磨损。
在饮食上,根据“补肝肾、祛寒湿”的原则,平时可以多吃黑芝麻、枸杞等养筋健骨的食材。
肥胖人群需主动减重,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压力。此外,日常还需避免盘腿、频繁爬楼梯、爬山及半蹲等伤膝动作,从源头降低关节损耗。
建议
想要关节好 适度功能锻炼不可少
很多人有“想运动怕伤膝,于是就不运动”的想法,其实这是误区。丘宏龙说,想要关节好,功能锻炼不可少。膝关节不适者可选择骑自行车、游泳等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这类运动能通过轻柔屈伸锻炼关节周围肌肉,增强肌肉对关节的保护力。其中,游泳借助水的浮力进一步减轻关节负担,是尤为理想的养膝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膝关节切忌盲目硬撑,超负荷的锻炼,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运动要强度适中、节奏稳定,这样才可以在强化肌肉的同时避免膝关节受到过度冲击。
“运动需要持之以恒,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关节保持健康。”丘宏龙强调,对于患有膝关节疾病的人来说,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包括锻炼强度、频率和类型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活动能力。
健康提示
注重生活细节
保持关节健康
生活习惯的调整能为关节保护“加分”。关节承受过多压力会加速软骨磨损和畸形发展,因此需避免长时间负重。站立时保持挺胸收腹的正确姿态,减少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担;提重物时优先使用双肩背包替代单肩包,重物重量不超过自身体重的10%,且尽量用手臂和躯干发力,而非单纯依赖手腕或手指。
注意避免关节外伤,做家务时可佩戴橡胶手套,减少手部关节的摩擦和压力;开门、拧瓶盖时借助工具,如用毛巾包裹瓶盖增加摩擦力,避免直接用力拧动。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据《大河健康报》)
(厦门晚报记者 陈恩泽 通讯员 钟丽环 江昌铭 张玉辉 )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