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发现酸奶上面析出了一层水,那就是坏了?这是一个常见误区。

酸奶表面析出的“水”其实是乳清,属于正常现象,可以放心食用。
乳清是酸奶发酵过程中自然析出的液体,主要含水分、乳清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和少量乳糖。它是牛奶中酪蛋白凝结成酸奶凝胶后释放出的部分,富含营养且对人体无害,健身人群常食用的乳清蛋白粉即来源于此。
酸奶中乳清之所以会析出
常见的原因主要有3个
自然发酵过程
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导致蛋白质凝固,部分乳清被“锁”在凝胶结构中,结构破坏后析出。

自制酸奶更易出现
未添加增稠剂或稳定剂的自制酸奶(如普通全脂牛奶+菌种发酵)更易析出乳清。
储存影响
长时间冷藏、震动或取食时操作不当(如摇晃)会破坏凝乳结构,导致乳清析出。
所以,发现酸奶上面析出了一层水,可直接饮用或与酸奶搅拌均匀后食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乳清出现异味(如臭味、酒味或异常酸味)、颜色异常(如出现粉红、灰绿等非乳白色)、质地变化(如表面有黑点、霉斑或凝块不均匀),说明酸奶已变质,需丢弃。
什么样的酸奶值得买
挑选酸奶时,要关注以下6件事。

1
有些酸奶不能补益生菌
普通酸奶只含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它们不能在肠道内定植,而益生菌酸奶还含有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它们可在肠道内定植,抑制有害菌生长。
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但每克酸奶活菌数要达到106CFU(菌落形成单位)以上才行。普通酸奶虽不含益生菌,但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含量跟益生菌酸奶差不多。
2
果粒酸奶糖含量偏高
果粒需加热灭菌,而一些水果加热后口感会变酸,要添加更多的糖,很多果粒酸奶添加的是含有大量糖的果酱。另外,果粒酸奶一般包装较大,易导致热量超标。
3
蛋白质含量高不一定好
酸奶蛋白质含量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加了奶油,口味浓郁,但会带来大量饱和脂肪,不利于控血糖、血脂。
添加了乳清蛋白粉、蛋黄粉、牛奶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等。
通过浓缩工艺提高了蛋白质含量。
后两类酸奶虽更能补充优质蛋白质,但价格往往较高。并且,喝一杯酸奶多摄入的那1克蛋白质,只相当于一个鸡蛋蛋白质含量的1/6而已。
4
低温和常温有区别
根据是否经过巴氏杀菌热处理,酸奶分为低温活菌酸奶和常温杀菌酸奶。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活的乳酸菌”,其余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如果是为了获得乳酸菌的益处,建议选低温含有活菌的酸奶;不需要活菌可选常温酸奶,其更适合没有冷藏条件、不便购买酸奶的人。
5
有些酸奶不是“真”酸奶
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9克/100克,风味酸奶(果味、巧克力味等)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2.3克/100克。
酸乳饮料或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在1克/100克左右,它们不是酸奶,而是牛奶加水、糖、香精、酸味剂或发酵剂制成的,含糖量高,营养价值低。
6
“无添加”酸奶未必更健康
酸奶发酵必须加乳酸菌,因此不可能做到真正无添加。有些“0蔗糖”酸奶加了不少果酱或蜂蜜,含糖量不比普通酸奶低。“0添加剂”酸奶可能为了改善口感,加入大量糖。
事实上,一些增稠剂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甜味剂可减少游离糖的使用,更适合超重人群或需要控制血糖者。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捧“无添加”酸奶。
综合:科学辟谣、人民网科普、生命时报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