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五四运动纪念日,唐君毅先生在香港,对海外青年学子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叫《五四纪念日谈对青年之几个希望》。
唐君毅先生
其时,中国大陆如火如荼的“批孔运动”波及香江,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而西方现代性思潮如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则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
香港青年既要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生存,又无法割裂与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面临身份认同的复杂困境。
作为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唐先生借五四运动纪念日之机,为青年学生指点迷津,希望他们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既成为有独立人格与思想的现代人,又不忘记自己的民族根基,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责任。
在演讲中,唐先生对海外中国青年提出了五点期望——
第一,做一个人。
亦即重人禽之辨,重视伦理,修养品德,创造真善美文化。
第二,做一个中国人。
唐先生强调:“于此我要先提醒诸位注意,此‘中国人’的观念,并不是以我一时所居之地域而定,亦不是依现代的国籍法而定。此乃是依血族而定,亦即依我们之生命之本原而定。只要我们之血族,我们之生命之本原,是中国人,则我们永远是中国人。但我们更须常常自觉此我永远是中国人,自觉的求真正作一个中国人。如何才算真正作一个中国人呢?此更要在常常自觉我一个人之生命,与我之血族不可分,与整个中华民族不可分,由此以扩大我个人之生命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做一个心灵开放,随时随地好学的中国人。
唐先生主张“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吸纳西方文化之长”。
他批评“全盘西化”论者的文化自卑,也反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固步自封,提出“心灵开放”的实践路径:既要保持“当下即是”的文化自信,又要具备“一切放下”的包容胸怀。
第四,做一个尊重中国历史文化与历史人物的中国人。
唐先生说,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祖先。如果我们的祖先都是一些坏东西,那么作为其子孙的我们决不会是好东西。所以一个人若侮辱其历史人物,侮辱其祖先,也就是在侮辱自己。而那些不尊敬中国历史文化和伟大人物的中国人,绝不会真爱中国。这样一来,我们只会把他当作卖国贼,而不是中国人,“只如狂犬之对日月而乱吠,而同于禽兽之行。”
故而,唐先生力劝作为后来人的青年学子:“千万不要学五四时期以来,若干刻薄文人,轻易侮辱自己生命的祖先,侮辱中国历史上大家共同崇敬的人物,亦不要轻易贬低中国之历史文化的价值,然后才配批评中国之历史文化的缺点,而补其不足。五四时代的青年知道反对政治上的卖国贼,现在的青年应当进一步的地方,即在更知反对一切文化上的卖国贼。”
第五,做一个承担当前之时代、及所在之地区之社会责任,延续发展中国之历史文化的中国人。
唐先生说:“今日之时代,不同过去之时代。一时代总有一时代的问题。无论作事与为学,总不能闭眼不看时代的问题。这不是说人只求适应时代。对一时代中的一切事物,我们都应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其是否合乎真善美的标准,而加以裁判、选择。由此以决定我们自己之行为的方式,形成我们自己的人格,以创造未来的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不难看出,唐先生对海外中国青年的五点期许,本质上是对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现代诠释——
既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又讲求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平衡,既通过“尊重历史”延续文明连续性,又以“创造未来”赋予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
唐先生的这番话,是在半个世纪前对海外中国青年说的。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审视,无论海内还是海外。
这是一位文化守夜人对时代的清醒判断。
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主体性,守护文明的历史根脉;同时又以开放的姿态回应时代挑战,在创新中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
对唐先生的“五点期许”,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