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10个亿,陕西人的“萨莉亚”,偷了麦当劳的家


五一假期出门,你去哪里打卡了?


谁能想到,如今西安最火的打卡地标,已不是兵马俑,而是一家餐厅——魏家凉皮。


有游客说,自己在西安吃过的最好吃的,就是魏家凉皮。


更有意思的是,游客们魏家凉皮门前排起长龙,不是为了吃凉皮,而是尝一口凉皮界最神奇的汉堡。



魏家凉皮,这个让陕西人骄傲的餐饮品牌,用20元管饱的凉皮套餐征服打工人,用“酸辣粉加汉堡”的脑洞开辟新赛道。


从街边摊到坐拥400家门店,从凉皮到汉堡、湘菜、日料、足疗的“漫魏宇宙”。


魏家凉皮的路子,究竟有多野?



魏家凉皮的创始人魏文军,是个典型的陕西汉子。


1999年,他带着妻子来到西安,在大学门口摆起了凉皮摊。


当时西安的大街小巷里,凉皮店多如牛毛,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可魏文军凭借祖传的秘制配方,以及坚持现蒸现做的用心,很快便积累起一批忠实“粉丝”。



这碗凉皮,成为魏家帝国的起点。


仅仅两年时间,凭借着好口碑,魏家凉皮的分店就开到了11家,成了西安凉皮界的一匹黑马。


然而门店越开越多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


不同的门店制作的凉皮,在口味和质量上参差不齐,传统的手工制作,已经无法满足标准化发展的需求。


2008年,在一次南下广东考察的时候,魏文军受到肠粉机技术的启发,自己研究出一套凉皮半自动化生产线。


这不仅解决了凉皮口味统一的问题,还让生产效率翻了倍,在标准化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5年,魏家凉皮在陕西地区的连锁加盟店已达到200家,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然而魏文军并不满足于此,他把目光从西安放远到全国。


2007年,魏家凉皮引入西式快餐店面模式,重新规划厨房、前厅、餐位布局,优化了门店招牌,魏家凉皮的形象焕然一新。


2008年,魏文军进一步升级凉皮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飙升到5吨,把成本降低了一半。


短短4年间,魏家凉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节节攀升,门店也如野草般扩散开来。


到2012年,母公司西安华荣魏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时,魏家凉皮已在众多一、二线城市铺开近200家门店。



但随着品牌业务不断发展壮大,魏文军又遇到了难题。原有的原料加工中心,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前端的供应。


于是,2013年,魏文军建造了2万平方米的中央厨房。2020年,他又投入巨资,建造了专属原料生产基地和工厂,彻底打通了供应链。


2025年,魏家凉皮已经在全国开出标准化直营店400家,成功完成了街边摊到连锁化餐饮巨头的华丽转身。



虽然魏家凉皮是靠着凉皮起家,但让它彻底火爆出圈的原因,却跟凉皮没有太大关系。


2018年,魏家凉皮突然推出了一款西式肉夹馍——牛肉汉堡。


西安人也看不懂了:“凉皮店的汉堡能好吃吗?”


结果,15元一个的安格斯牛肉堡,牛肉厚度是麦当劳的三倍,网友现场实测:“咬下去爆汁,比汉堡emoji还标准!”



粉丝们纷纷喊话:“支持魏家汉堡统治汉堡界!”



为此,魏家凉皮又专门开了汉堡专门品牌“魏斯理汉堡”。


除了在西安爆火,魏斯理又迅速在全国开了28家分店。天津首店开业时,慕名前来的顾客从商场排队到步行街。


但这只是魏家“魔幻”操作的冰山一角,真正的“狂飙”才刚刚开始。


2023年,西安街头出现“湘魏儿”湘菜馆,剁椒鱼头、臭豆腐配凉皮,让湖南人和陕西人一吃一个不吱声。


还有魏家便利店的货架上,关东煮和紫菜包饭让人垂涎,晚上还有促销的墨西哥鸡肉卷。


更有居酒屋“魏本道”,日式拉面配和风鸡脆骨,吃完鳗鱼饭再嗦酸辣粉,主打一个中日合璧。


甚至在2005年,足浴店“魏知足”、粤式啫啫煲“魏卜煲”、中式茶饮“魏芯堂”,一个接一个横空出世,成为“漫魏宇宙”中的新进成员。



在魏家宇宙,早上喝咖啡提神,中午吃湘菜解馋,晚上泡脚躺平,反手还能买个凉茶去去火,一顿操作让西安人直呼过瘾。


这种看似魔幻的跨界,让魏家凉皮成为餐饮界的“顶流”,同时,也成了兵马俑、大唐不夜城之后的又一西安标志性打卡地。


之所以能玩出如此多的花样,离不开魏家凉皮最大的一张底牌,那就是强大的供应链。


魏家的全自动中央厨房生产线上,每天凉皮的产量高达50万份,做好直接由自主物流配送到门店后厨。


面粉从汉中小麦基地直供,海鲜来自亚洲渔港,就连汉堡里的藤椒酱都是标准化料包。


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魏家早已实现了供应链全覆盖。


还有超高的性价比,满足的不仅是胃,更是打工人的心。


对比其他洋品牌15.9元的套餐,只有1个汉堡配可乐,魏家能多出一个肉夹馍。


一家三口200元点外卖吃不饱,在魏家凉皮能点一大桌还吃不完。



在北上广月薪8000块,只有魏家凉皮,能让打工人实现“点餐自由”。


这种“便宜不丢面”的微妙平衡,让魏家凉皮成了打工人心目中的性价比之光。


魏家凉皮的成功,是草根品牌对时代的精准拿捏,用供应链打通低价,用魔幻跨界制造话题,再用高性价比狠狠绑定打工人。



魏家凉皮的疯狂扩张,看似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餐饮帝国,但背后的诸多问题,却也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是食品安全的根基遭到质疑。


今年4月,在郑州金水路的魏家凉皮门店中,市场管理人员查出了厨房内有发黑的菜板,店员在制作凉皮的时候也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口罩。


店内工作人员虽然声称做完要自己吃,但门店依然被停业整改。


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不仅反映出门店在日常管理中的疏忽,也让消费者对魏家凉皮的管理规范产生了质疑。


尽管魏家凉皮的食材都是由中央厨房统一供应,但当门店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品质把控和管理的难度,都会随着指数级上升。


其次是内部创始人的公开决裂。



2023年7月,创始人魏文军在网上公开爆料,指控公司高管李春林投资屡次失误,导致公司损失1700万元,还爆料魏家凉皮负债超2亿。


在二人曝光的聊天记录中,魏文军大骂李春林“吃里爬外”,李春林则控诉魏文军言而无信。


矛盾激化后,部分加盟商连夜关店,网友嘲讽:“人心比凉皮更凉。”


很多企业都逃不过这样的魔咒:草根逆袭时兄弟情深,利益分割却能刀刀见血。


此外,除了汉堡,其他的跨界很难复制。


魏家凉皮的子品牌众多,包括魏客咖啡、湘魏儿、魏本道等10多个,但只有卖汉堡的魏斯理最为成功。



其他品牌如湘魏兒、魏客咖啡等,要么被吐槽味道太不正宗,要么因菜品重合而导致定位模糊,很难续写辉煌。


魏家凉皮和很多扩张中的餐饮品牌一样,都面临着“规模上去了,管理却很难跟上,品类增多了,核心竞争力却被稀释”的挑战。


在实现大而全之前,还应打磨好小而精。


归根结底,餐饮的命脉从不掌握在资本手中,而在消费者的一餐一饭里。


-END-


参考资料:

搜狐新闻《魏家凉皮,还是“魏家宇宙”》

凤凰生活报告《魏家凉皮,平民餐饮帝国?》

红餐网《餐饮界小米疯狂扩版图:啫啫煲、中式茶饮、足咖》

作者:橘子皮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美食   麦当劳   陕西   西安   餐饮   品牌   工人   厨房   帝国   西安人   创始人   牛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